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研究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四川省凉山州不同地区的20株烟草黑胫病菌的ITS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表明,20个供试菌株的ITS1-5.8S-ITS2总长均为803 bp;各菌株之间的ITS序列同源性达到99.3%以上;与GenBank报道的寄生疫霉台湾烟草分离株Phytophthora parasitica(GU111675.1)的同源性在99.6%~100%之间;但各菌株ITS序列的个别位点存在突变,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ITS2区上,其中第468处的突变具有一定地域性,主要为德昌和西昌的菌株。利用MEGA6软件对20个供试菌株及GenBank中登陆的15个疫霉属菌株序列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菌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GU111675.1、KF010303.1、AJ854295.1、KC768775.1、L41383聚在同一聚类组上,均为Phytophthora parasitica(或Phytophthora nicotianae),其它疫霉种聚在不同的聚类组上,遗传关系较远,这表明来自四川凉山不同地区的20株烟草黑胫病分离菌株均为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相似文献   
3.
叶正和  苏贤岩  任学祥  陈宁 《农药》2013,(6):447-448,451
[目的]测定氯啶菌酯与多菌灵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最佳混配比例。[方法]运用Horsfall法和孙云沛方法测定了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结果]Horsfall法显示,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在1∶1-1∶36的范围内都有增效作用,1∶9时增效比最大,C值为1.53;孙云沛方法显示氯啶菌酯与多菌灵1∶9时的EC50值为11.320 mg/L,CTC值达176.95,增效显著。从而确定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的最佳混配比例为1∶9,以该比例为基础,将两者加工成35%氯啶菌酯.多菌灵SC,100 g/hm2时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4.67%,高于常规药剂三唑酮、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结论]氯啶菌酯和多菌灵混配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良好配方。  相似文献   
4.
笔者研究了施药后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水乳剂在大豆的叶片上的原始沉降量和降解动态规律.试验数据表明,乳油和水乳剂产品施药2 h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大豆叶片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386±0.214、1.167±0.132 mg/kg,在豆荚上分别为0.067±0.006、0.051±0.005 mg/kg;在叶片上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药》2013,(5):35-37
研究了辛硫磷颗粒剂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辛硫磷最小检出量为0.05 ng;在植株、甘蔗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辛硫磷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05%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20%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20%7.16%;甘蔗中添加回收率为81.21%7.16%;甘蔗中添加回收率为81.21%10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0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1.2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88%11.2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88%100.97%,相对标准偏差为5.19%100.97%,相对标准偏差为5.19%8.27%。辛硫磷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8.27%。辛硫磷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5.1 d。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应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分析水稻植株、稻壳以及糙米中戊菌隆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乙腈溶液提取,糙米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植株和稻壳经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的混合柱净化,用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戊菌隆的最小检出量2 ng,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中戊菌隆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05、0.01 mg/L,戊菌隆在样品中的回收率为77.7%-11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以43%戊唑醇SC为试验药剂,探索了飞防助剂PDMS对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抗蒸发性能等的影响,并采用虹吸式扇形喷头模拟植保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和小麦白粉病人工接种后离体培养叶片,研究添加飞防助剂PDMS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液中添加飞防助剂PDMS,药液的表面张力从37.84 mN/m显著下降至30.04 mN/m;药液润湿性能明显增强;对标准帆布片的完全润湿时间减少至9.09 s;药液的蒸发抑制率从-3.99%提高到48.53%;雾滴沉积密度从68滴/cm2提高到139滴/cm2;对小麦白粉病药后3、7、1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65%、90.85%和87.40%,均显著高于不添加助剂的药液处理。本研究可为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白粉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褚玥  孙明娜  董旭  童舟  肖青青  王梅  高同春  段劲生 《农药》2020,59(2):117-121,126
[目的]为明确福美锌在蔬菜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番茄、黄瓜和西瓜3个蔬果品种的规范残留试验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开展福美锌在蔬菜水果中1年6地规范残留试验,消解动态试验剂量分别是1263.38(番茄)、1968.8(黄瓜)、1687.5 g a.i./hm^2(西瓜),施药1次;终残试验剂量分别是842.25、1263.38 g a.i./hm^2(番茄),1312.5、1968.8 g a.i./hm^2(黄瓜),1125、1687.5 g a.i./hm^2(西瓜),施药3~4次。基于福美锌在蔬果中的残留行为,采用农药残留联席会议的方法对蔬果中福美锌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福美锌在番茄、黄瓜和西瓜果实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7.1~17.5、16.0~20.0、7.6~11.2 d。福美锌在番茄、黄瓜和西瓜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0.2~21.3、9.2~13.9、10.2~11.1 d。在收获期,福美锌在番茄、黄瓜和西瓜中残留中值分别为0.088~0.189、0.196~0.362、0.266~0.353 mg/kg,福美锌在番茄、黄瓜和西瓜中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808、1.25、0.530 mg/kg。[结论]福美锌在我国普通人群的膳食摄入慢性风险值为86.6%,在可接受范围内,试验为蔬菜和水果中福美锌的合理应用、科学监管及MRL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学祥  叶正和  陈聪  苏贤岩 《农药》2015,(3):220-222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稻飞虱的良好药剂配方,采用玻管药膜法测定哒螨灵和仲丁威对稻飞虱的联合毒力,并加工成悬乳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哒螨灵对灰、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0.252、0.744 mg/L,仲丁威对灰、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10.541、7.255 mg/L;哒螨灵和仲丁威按质量比1颐1、1颐2混配对灰飞虱共毒系数分别为141.85、125.04,增效作用明显;按质量比1颐1、1颐2、1颐4混配对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0.67、189.57、148.70。35%哒螨灵·仲丁威悬乳剂175 mg/L施药后3、5、7、10 d校正防效分别为93.7%、87.2%、89.0%和82.5%,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结论]哒螨灵和仲丁威组合是防治稻飞虱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检测小麦、玉米、稻谷、番茄和桃等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谷物样品先后经水和含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果蔬样品经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取上清液氮吹至干,残渣经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乙腈(80:20, V/V)复溶,过膜后上机测定,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0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10.0μg/kg和0.5~20.0μg/kg。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5种农产品基质中40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8%~118.6%精密度为1.2%~16.9%(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小麦、玉米、稻谷、番茄和桃等常见农产品中40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