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某市2014年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分析与风险评估,了解该市水质安全状况,便于水质监管部门进行预防控制。方法在该市的9个监测点随机抽取生活饮用水样本676个,采用国标方法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4个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多维灰聚类方法对不合格率最高的监测点7#的不合格样本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该市生活饮用水水样的总不合格率为55.03%,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是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监测点7#的不合格样本中,低风险类型占79%,中风险类型占16%,高风险类型占5%。结论该市生活饮用水存在发生肠道传染病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分析,得到应急预案中各影响因素对整体的重要性,为决策和评价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建模,从监测报告、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后期处置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预案中应急响应的合成权重最高,占到总目标的59.4%,其次是应急保障、监测报告、后期处置,所占比分别为22%、12%、6.6%。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可作为餐饮服务环节评价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食品安全性指标检测中的 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在免疫学和细胞工程学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微量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总结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重金属、过敏原和转基因食品等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评价了该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