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别从食品快检技术的简介、常用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的应用及意义、食品快检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讨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的应用,为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自动熔点仪分别测定非那西丁、磺胺标准品和水杨酸供试品的熔点,用标准品的理论熔点和校正值拟合回归方程。通过分析不确定来源,建立测量模型,评价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水杨酸全熔点温度。结果表明对水杨酸全熔点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可有效控制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保证测定结果的持续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为评定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贝类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根据不确定度的来源,运用数学模型,评估分析不同来源的不确定度分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结果,计算出各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最后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53,扩展不确定度为1.43 μg/kg。结果表明,样品中氯霉素含量应表示为(13.5±1.5)μg/kg(95%置信概率下,取包含因子K=2)。由各个分量的比确定度计算结果可知,试料溶液中被测物的氯霉素浓度、内标加入体积、试样处理液定容积V对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可为完善该方法检测贝类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中化学性风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安全化学性风险可分为已知化学风险和未知化学风险、内源性化学风险和外源性化学风险。本文重点介绍了食品安全内源性化学风险和外源性化学风险的主要来源,并结合海南食品安全状况,系统分析了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化学性风险的主要挑战。建议海南发挥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优势,实施大部制改革,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监管体制,探索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建立海南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平台,在提升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和创新,为全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湿热的环境中极易产生,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致癌性,研究其检测方法极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检测技术及黄曲霉的残留限量标准,并对应用较广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和酶联免疫吸附等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原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斌  魏丹  符秀娟 《广州化工》2022,50(10):86-87+114
比较市面上已通过与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质量,随机抽检的十个厂家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按《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收载方法进行检验,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在质量,其中溶出度测定试验采用多点的溶出曲线测定法。发现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整体内在质量明显优于普通厂家,普通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系统1和系统2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原料药的含量.系统1和系统2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063%甲酸铵溶液(20:80)和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 7.0)(45:55);检测波长分别为260和261.分别考察了系统1和系统2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检测线、定量限和耐用性.方法验证试验表明,两种系统基于高效液相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冷冻饮品中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22)对冷冻饮品中菌落总数进行检验,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其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样品中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6.66×10-2(k=2)。结论:在冷冻饮品菌落总数的检验过程中,培养基的菌落生长率、样品均匀性、样品重复测试为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估模型可为今后实验室测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K-B法和VITEK2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等18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对比研究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108株(32株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β-lactamase,ESBLs+E.coli;76株不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non-producing β-lactamase,ESBLs-E.coli),通过 K-B法和VITEK2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除了复方新诺明,两种方法检测其他17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18种抗生素的一致率(catagorical agreement,CA)在85.18%~100.00%之间,非常重大误差(very major error,VME)在0.00%~26.41%之间,重大误差(major error,ME)在0.00%~1.78%之间,次要误差(minor error,MIE)在0.00%~12.04%之间。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的CA(87.96%)、复方新诺明的CA(85.18%)、氨曲南的VME(7.14%)、复方新诺明的VME(26.41%)和氨苄西林/舒巴坦MIE的(12.04%)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K-B法与VITEK2法在耐药表型测定方面不具有完全等同性,K-B法对异质性耐药菌识别能力优于VITEK2法,但是在检测复方新诺明耐药表型时,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综合判断后确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