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含义、基本状况,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以湖北"杨楼子榨坊榨油技艺""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为例,探讨了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措施。认为生产性保护可激发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是积极、有效的保护传承方式,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有利其代代相传为原则。应注重传承方式创新,以技术与知识的传承为重点,突出产品的个性与差异,着重体现人而非机器的价值,需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泛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花生红衣中提纯的原花青素(peanut skin procyanidins,PSPs-1)在化学模拟体系和食品体系中对丙烯酰胺产生的抑制效果,并对PSPs-1的组成成分进行鉴定。方法以天冬酰胺和葡萄糖反应产生丙烯酰胺作为化学模拟体系,以油炸薯条生成丙烯酰胺作为食品体系,通过HPLC分析PSPs-1对2种体系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效果,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RP-HPLC-ESI-MS/MS)技术对PSPs-1进行鉴定。结果在化学模拟体系中,PSPs-1具有明显的抑制丙烯酰胺生成的效果,并显示出非线性浓度效应,在添加量为0.1 mg/m L时达到最大抑制率,为(51.22?3.15)%;在食品体系中,PSPs-1的浓度及浸渍薯条时间皆对丙烯酰胺的产生有明显抑制效果,并显示一定的量效关系,PSPs-1浓度为0.1 mg/m L达到最大抑制率,为(51.03?2.97)%,且当浸渍时间为90 s时抑制效果最好(50.79±1.86)%。PSPs-1经RP-HPLC-ESI-MS/MS分析和与对照品比较,其可能是由含有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黄烷醇多酚组成。结论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的PSPs-1在2种体系中具有明显抑制丙烯酰胺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的多糖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鱼腥草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株或地上部分,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差异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鱼腥草的地下茎、茎和叶3个部位的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分离,并测定其结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旨在探究鱼腥草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鱼腥草3个部位的多糖均为酸性多糖,均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以及少量的岩藻糖、甘露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但比例各不相同;分子质量范围是4.11×104~1.20×106 u;红外结构基本相同;叶多糖具有较多的甲酯基和乙酰基基团,其含量分别为0.95%和1.05%;3种多糖的表面形态均为光滑平整的片状结构;叶多糖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而地下茎多糖和茎多糖存在三螺旋结构。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试验发现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鱼腥草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鱼腥草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电子舌评价柿果胶与柿单宁体外相互作用的涩味强度,结果显示柿果胶能显著降低柿单宁涩味。为验证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的相互作用是否是导致其脱涩的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柿果(日本甜柿上西早生、中国甜柿鄂柿一号、涩柿恭城水柿)在成熟过程中的单宁及果胶含量变化及涩味变化,结合切片染色观察单宁果胶的形态分布,讨论了不同品种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互作对其脱涩的影响。切片染色结果表明3品种柿果在成熟过程中单宁和果胶有可能相互接触并结合;2种甜柿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在其成熟过程中均能降至0.1%以下,涩柿的可溶性单宁含量降至0.4%,3种柿果的水溶性果胶含量并未完全呈上升趋势,表明可溶性单宁可能与水溶性果胶结合,二者的结合是引起柿果脱涩的因素之一,且对不同品种柿果的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品的黏度特性对受试者餐后食欲和能量摄入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网络发布3因素进食问卷(three-factor eating questionnaire, TFEQ)招募受试者;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记录受试者餐后的饥饿感、饱腹感、进食欲望和期望进食量的变化;计算受试者的平均食欲率(meanappetite ratings, MAR)及其食欲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并以此作为测试餐饱腹性能的评价指标;为受试者提供随意午餐并记录其进食至完全满足时的能量摄入量。结果同控制组测试餐相比,低、中、高黏度测试餐的饱腹感指数(satiety index, SI)依次达到了127.63%、141.81%和178.43%。并且,与控制组受试者相比,低、中、高黏度组受试者的饱腹感依次提高了31.50%、46.66%和78.63%,饥饿感则分别下降了28.54%、42.92%和60.93%。经不同黏度的测试早餐干预后,在随后的测试午餐实验中,低、中、高黏度组受试者的能量摄入量相比于控制组依次下降了6.69%、10.40%和12.50%。结论食物的黏度对受试者的食欲有显著的影响,一定范围内,食物的黏度越大,其饱腹感指数越大,受试者的饱腹感也随之增加,而饥饿感随之减小。因此,利用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的高黏特性可以显著提升食物的饱腹性能,从而有效抑制受试者餐后的进食欲望并降低其能量摄入量。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183-188
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SPME-GC-MS)法测定了β-环糊精在溶液中对香芹酮的保留率及两者之间的形成常数,并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香芹酮的包合物,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X-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及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香芹酮与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形成了1∶1的包合物,且两者之间的形成常数为1 066. 7 mol~(-1)。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5. 04%,SEM以及XRD分析结果都表明,β-环糊精在包合前后,其晶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IR和TG结果证明β-环糊精与香芹酮形成了包合物。由此得出,β-环糊精适合包埋香芹酮,可以提高香芹酮的热稳定性,从而使香芹酮的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王辉  刘敏  董楠  陈朝军  李俊  刘嘉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7):184-190
为优化苹果脆片预处理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破碎力、含油量、L*值、感官评分、综合评分和电子鼻检测挥发性成分为指标,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破碎力经二次逐步回归分析,达到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到达0.960,模型拟合度好;经一次逐步回归分析,感官评分、L*值和综合评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含油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浸渍液配比和漂烫温度影响产品感官评分和L*值;浸渍液配比、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冷冻时间4个因素影响产品含油量和综合评分;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模型预测最佳工艺为:麦芽糖添加量14%、蔗糖添加量5%、麦芽糊精添加量15.7%,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2 min,冷冻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样品的破碎力为53.1 N、感观评分为83.0、含油量为17.2%、L*为89.9、综合评分为89.6,且样品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8种莲子心水提物(LPWE)的抗炎活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分析8种莲子心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果夏佛碳苷(含量为0.97%~1.47%)是所有水提物中含量最高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莲子心水提物和夏佛塔苷的抗炎活性,分析其含量与抗炎活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40μg/m L和80μg/m L莲子心水提物可显著降低炎性介质NO的释放量和炎性因子TNF-α的分泌量,且对NO释放量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当莲子心水提物含量为80μg/m L时,其对NO的抑制作用与其含有的夏佛塔苷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74;P0.05)。研究表明8种莲子心水提物均具有抗炎作用,夏佛塔苷是其关键抗炎活性成分。选择夏佛塔苷含量较高的莲子心,可获得更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分离的方法和甲醇直接提取法对树莓汁中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分离,对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酶水解释放,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水解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重点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对酶水解后的糖基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甲醇直接提取法只提取得到4种键合态香气物质,总含量为77.1μg/kg,包括2种苯系物和2种脂肪醇类物质;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提取法共提取得到20种键合态香气物质,包括11种苯系物,6种醇类物质及3种萜烯类物质,总含量达3042μg/L。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提取法提取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种类丰富。树莓汁中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糖基部分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  相似文献   
10.
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3):179-184
为研究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蓝莓主发酵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主发酵前共检出挥发性成分36种,主要为萜类(11种)、醇类(12种)、酯类(8种)和酸类(3种)等;主发酵后共检出挥发性成分46种,主要为醇类(7种)、酯类(13种)、萜类(13种)、酸类(4种)和烃类(8种)等。与主发酵前相比,主发酵后有21种化合物消失,有31种新增的化合物,还有15种化合物在主发酵前后均有检出。研究表明,主发酵过程是完成蓝莓酒由果汁到果酒的主要香气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