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27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测试了纳米Al2O3-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和纳米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导电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电老化阈值减小;无机物含量相同时,Al2O3-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比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大,电导电流大,电老化阈值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纤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效应,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有源光学电流传感器(AOCS)中宽带光源对系统输出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对于长度为500m的光纤,当光源谱宽在40—60nm之间变化时,多模光纤传输下的脉冲展宽范围在0.5~0.8ns,单模光纤传输下的脉冲展宽范围在2×10^-5~4×10^-5,信号衰减量对系统输出影响很小,且随光源谱宽的增加而有微弱的增加,实验与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定向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并且研究了该复合物的耐磨损性.对定向碳纳米管及其复合物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采用砝码质量法评价了复合物的耐磨损性.分析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定向碳纳米管附带了-OH、-COOH基等极性基团.混酸处理后定向碳纳米管束状结构被破坏,定向碳纳米管可以单管形态分散于基体中,碳纳米管表面包覆着PMMA.砝码质量法耐磨损性测试结果表明,定向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提高PMMA复合物的耐磨损性和耐划痕性,当定向碳纳米管用量为0.7%时,复合物的耐磨损性能提升了54%.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 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 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高值; 其次根据聚类结果优化网络Anchor参数, 使训练网络在车道线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最后将经过Darknet-53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 改进YOLOv3算法卷积层结构, 使用GPU进行多尺度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模型, 从而对图像中的车道线目标进行检测,并选取置信度最高的边界框进行标记.使用Caltech Lanes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YOLOv3算法在公路车道线检测中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5%, 检测速度可达50帧/s, 较YOLOv3原始算法mAP值提升了11%, 且明显高于其他车道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连续小波和支持向量机分类音乐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类型分类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特征提取和分类.文中在研究小波变换理论基础上,采用连续小波分析方法提取音乐特征参数.支持向量机是专门针对有限样本情况下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采用指数径向基函数(ERBF)内核,分类正确率可达85%,比传统的混合高斯模型和K近邻分类器,分类性能分别提高了21%和23%.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音乐类型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生产和运行过程中,电线或电缆的精确测长及参数突变点定位,对于电力施工、电缆故障检测、高阻接地故障诊断以及电缆的生产管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脉冲反射法来说,准确找到反射脉冲起点是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通过对电缆多次、多种情况测量结果的比对分析发现,电线或电缆在同一测试环境下,相邻两次测量结果中噪声及反射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对此,采用相似差值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干扰和噪声.在此基础上,采用小波软阈值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对于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阈值的确定,采用基于史坦(Stein)的无偏似然估计原理进行阈值选择,得到最优的阈值.仿真和实测表明,相似差值处理结合小波软阈值去噪的新方法,能够有效突出反射信号、消除噪声,尤其是对于影响最大的类反射波的干扰信号有着极强的抑制作用,进而为提高反射脉冲起始点的查找精确度,以及相关仪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交流伺服系统由于其具有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采用传统控制策略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器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消除控制器的初始值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同时克服不确定因素对系统响应性能的不利影响,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有收敛速度快、控制精确度高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越性,改善了常规PID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四维二次超混沌系统,通过Lyapunov指数计算验证了系统的混沌特性,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实现电路.系统的Matlab仿真波形与所设计电路的Multisim仿真波形完全一致,证明了系统的可实现性.并且利用该混沌信号源实现了信号加密,把混沌信号的迭代的次数以及对各个混沌信号采用不同的放大或缩小倍数设置为密钥,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端部结构复杂,电场极不均匀,且铁轭幅向不对称,是绝缘的薄弱环节.针对此类问题建立了变压器端部绝缘件的参数化建模系统,并对一台220kV变压器端部电场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利用此参数化建模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端部绝缘结构设计,当电场分布不合理时可以调整端部绝缘件结构尺寸重新进行电场分析,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是广泛应用于车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一种效率优化控制策略。传统MTPA控制基于静态电机参数,在精度上存在不足。在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电机参数的MTPA改进控制方法。考虑磁钢的B-H特性后,控制中用到的电机参数如交直轴电感,会随定子电流和磁钢温度动态变化。提取动态电机参数并代入到MTPA控制算法中即可得到精确的MTPA控制轨迹。最后在一套20 kW的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平台中进行实验研究,理论和实测结果误差均不超过3.3%。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