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0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物流配送领域的一种新型交付方式--无人机联合配送车协同配送包裹,研究无人机与配送车联合路径以最小化交付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优化迭代算法。该算法将问题分为两步,首先确定配送车路线及客户节点分配,然后固定配送车路线及无人机节点,确定二者汇合节点生成无人机配送路线。算法最后保留满足约束条件的无人机路线及对应配送车路线,得到联合配送总耗时。以此方式从最少的配送车节点开始迭代,通过更新全局上界得到最优解。通过对10、11节点的示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缩小搜索范围,提高运行效率,在合理时间内求解中小规模示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发动机运行周期内故障数据难以采集而造成的数据失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与梯度惩罚措施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使用WCGAN-GP模型学习预处理后的时序数据的深层分布特征;然后,利用生成器生成故障样本并与真实样本混合,作为训练集输入到基于ConvLSTM网络的预测模型中进行训练。基于C-MAPSS数据集开展验证比较,结果表明:与单一真实样本训练预测模型相比,使用混合数据时性能指标RMSE和Score平均下降了12.65%和48.95%。  相似文献   
3.
倪育德  张振楠  刘瑞华  秦哲  王凯  于颖丽 《信号处理》2022,38(11):2385-2399
电离层延迟和多径干扰分别是陆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 GBAS)和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s, ILS)的主要干扰源。在实现GBAS与ILS时间对准和空间对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离层风暴对GBAS以及多径干扰对ILS的影响;通过深入解析从模拟飞行软件X-Plane采集的多次进近着陆飞行数据,建立了飞机精密进近着陆阶段的运动模型;引入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和方差估计学习算法的GBAS与ILS数据融合方法;基于X-Plane及自行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针对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GBAS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以及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多径效应影响三种情况展开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age-Husa算法能有效抑制电离层风暴对GBAS的影响以及多径对ILS的干扰,使GBAS与ILS联合后的导航系统在相应干扰条件下,能为飞机提供满足I类精密进近精度要求的水平和垂直引导,有效提高精密进近运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
A robust adaptive weight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blind equaliz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nder impulsive noise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ulsive noise is analyzed based on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en an adaptive weight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to adaptively suppress impulsive nois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a robust equalization performance since the impulsive noise is adaptively suppressed. Moreover,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stable and quick convergence due to avoidance of large misadjuntment and adoption of large step siz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e robust equaliz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fast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under both impulsive noise and Gaussian nois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5.
马敏  郭鑫  于洁 《仪器仪表学报》2022,43(5):110-119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工业多相流管道检测时,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适定性、病态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正则化半阈值算法。以L1/2范数为惩戒函数,改进求解L1/2范数所用的半阈值迭代算法中的阈值算子,并以加入加速项的Landweber算法解向量为修正向量,引入改进半阈值正则化模型,优化加速Landweber算法。实验的结果表明,改进正则化半阈值算法在重建图像中相关系数平均达0.91,图像误差平均降至0.21,成像速度保持0.04 s。复杂流型辨识中,改进算法比Landweber迭代算法相关系数提高21.67%,相对误差降低37.01%;比Tikhonov正则化算法相关系数提高22.61%,相对误差降低37.08%;比半阈值算法相关系数和误差分别提高14.85%和降低28.26%。结果表明改进正则化半阈值算法对ECT研究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助航灯光站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对灯光设备损伤情况的确认与修复能力低下以及修复情况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禁忌搜索方法。此方法以禁忌搜索为基础,并且引入了惩罚权重以及多领域分析组合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其中权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已知资料进行建模,并且设置了多种可能存在的排班情况,以扩大样本空间。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在最符合实际的情况下,本文研究方法的加权有效效率值为82.23%,相比于整体规划法的74.69%以及变领域禁忌算法的77.27%分别提高了7.54%和4.96%。本文的研究对提高助航灯光站人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复合材料制件在生产和服役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损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敏感原理的同面多电极阵列传感器无损检测方法。基于电容边缘效应,设计了一套同面电极阵列的胶粘缺陷检测系统,模拟航空复合材料缺陷的真实分布。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以单电极激励方式工作,根据缺陷材料介电特性变化引起的电容测量值的变化,采用共轭梯度成像算法复现缺陷位置和形状。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胶粘缺陷的位置和大小,能够对2mm厚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内侧的8mm胶粘结构缺陷进行可视化检测,ECT检测系统重建图像质量较高、边缘伪影较少,为航空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9.
为有效解决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易被人为恶意虚假欺骗这一紧迫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完好性信息与ADS-B报文完好性特征属性参数进行一致性比对的自主式防欺骗方法。设计了基于GNSS完好性信息的ADS-B自主式防欺骗算法流程,并利用ADS-B接收机接收的真实报文和模拟产生的虚假报文,对整个防欺骗过程实施了仿真实验。通过对真假ADS-B混合报文的解析,获得时间、位置和导航不确定类别(NUC)的值,根据时间和位置信息利用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RAIM)和高级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ARAIM)的完好性增强算法,获得水平保护级(HPL)的预测值,再将该预测值与NUC值进行一致性比对,从而判别ADS-B报文的真实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防欺骗方法能有效防止不含完好性信息或完好性信息与飞机位置不关联的虚假ADS-B报文的恶意欺骗,对虚假报文的识别率不会低于99%。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将图论最优选址问题用于分簇路由协议设计。依据节点剩余能量,结合图论的中心论算法进行簇头选举,以降低和平衡簇内能耗。依据下一跳簇头的能量消耗情况,使用Dijkstra算法设计最佳路由,确定最佳跳数,以降低数据传输的通信能耗,均衡全网能量。将此算法用于机场助航单灯监控系统,并与AL-CAME和ECOMP协议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网络开销最小,节点剩余能量值远大于其他两种算法,网络能耗分布更为均衡,有效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