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Heard非线性蠕变模型作为深井段盐岩蠕变本构方程,并建立含盐膏岩夹层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塔里木羊塔克区块巨厚盐膏层变形及井眼缩径规律.研究表明,由于上覆岩层应力的作用,羊塔克隆起构造盐岩层翘曲段逐渐趋于平缓;在同一盐膏层井段不同井深处井眼蠕变缩径的程度明显不同,顶部和底部盐膏层井眼缩径速率最快,缩径量较大.据此,现场钻井工程师在进行盐膏层井段钻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打开盐膏层和钻出盐膏层井段时的钻井液密度控制,优选钻井方案,防止盐岩层井段发生卡钻等井下事故.  相似文献   
2.
HB构造为上部陆相、下部海相叠置沉积,地质条件复杂,连续地层压力剖面建立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工程工艺方案的制定及优化。通过实际应用经验的总结,借鉴前期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技术,提出了等压趋势线压力预测方法,通过此方法应用有效解决了该区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难题,建立了HB构造包括陆相、海相地层在内的连续地层压力剖面,为该区的工程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为类似复杂地质环境的地层压力剖面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石油机械》2020,(7):89-96
原油在储油罐罐壁和底部形成油污,油污的长期积累不仅会降低油品的质量,也会对储油罐维护造成困难。传统清罐方式操作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油料回收率低、耗时长、安全系数低。为此开发了一种机械式智能可控储油罐清洗装置,该装置利用PLC控制换向阀的开闭和气动马达的进气量,进而控制清洗喷头的周向旋转、上下摆动以及定点清洗,喷嘴的摆动精度为1°范围内可调,从而实现储油罐360°可控式智能清洗。利用Fluent进行了清洗装置高压喷嘴的流场仿真,对喷嘴的结构和流体入射速度进行了优选。为使高压流体到达壁面速度大于10 m/s时喷射区域尽量大,对流体的入射速度和喷嘴收缩角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入射速度为20 m/s、喷嘴收缩角为30°时清洗效果最优,流体到达壁面速度大于10 m/s时的喷射宽度为0. 98 m。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该装置清洗效果良好,清洗周期大大缩短。该装置的开发成功为储油罐的智能清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酸性油气田腐蚀环境中油气管材料的腐蚀性能,自制了3YC51镍基耐蚀合金,分别采用高温高压釜和同步热分析仪对其在高温高压湿H2S环境下的耐蚀性能和1 300℃恒温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YC51合金在试验条件下具有优良的耐均匀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3YC51能满足酸性油气环境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要求。合金氧化分2个阶段,初始氧化温度为1 047℃,在1 153℃和1 287℃分别出现氧化极值点,氧化增重呈抛物线形状,具有较高的初始氧化温度和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向深部、深海推进,节流管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资料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节流管汇系统的基本组成、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多级节流和精细控压是节流管汇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节流阀阀芯材料的优选、结构改进和优化是实现节流管汇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酸盐岩油气储层在世界油气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油气储量约占全世界油气总储量的50%,油气产量达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以上。川东地区茅口组顶部发育一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高的勘探潜力。为了川东明确地区储层发育与古地貌的关系。本文将采用地质-地震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茅口组地层划分为茅一段、茅二段、茅三段和茅四段,茅四段和茅三段在研究区内剥蚀严重;结合研究区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茅口组地层基本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具有"北薄南厚,西薄东厚"的分布趋势;采用残余厚度法把研究区古地貌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本次研究明确了川东地区茅顶岩溶古地貌特征,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7.
川西地区双鱼石、九龙山等重点构造中深部地层地质环境恶劣,存在高温、高压及多压力系统并存等钻井难点,为确保中深部地层多个复杂层位被完全封隔,安全钻进至目的层位,设计采用较复杂的五开或者六开非常规井身结构,目的层一般采用Φ149.2mm、Φ139.7mm小井眼钻进。实钻过程中该段钻井面临小井眼钻具组合限制、井控风险高及钻井提速难等技术难点,通过开展钻具组合优化、钻井及井控相关装备升级改造、抗高温低粘切钻井液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适宜于该区小井眼钻进的安全快速钻井技术,小井眼段井下故障复杂大幅降低,有效保证了川西地区超深井钻达地质目标,同时对四川油气田其他区域超深井小井眼钻井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近年来新增探明储量以致密低渗砂岩气藏为主,单井产量较低,因此通过布置大量的丛式井组来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丛式井组规模效益开发配套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集成,从液体体系、放喷制度、放喷控砂、液体回收再利用等,形成了西南油气田丛式井组整体试油特色技术。目前该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单井生产规律与常规气井差异很大,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很难计算出煤层气井的动态控制储量。本文在煤层气的储集特征以及"解吸-扩散-渗流"规律基础上,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气体状态方程、朗格缪尔解吸规律,建立了煤层气井物质平衡计算数学表达式,绘制了不同压力下解吸气与游离气的比例变化规律曲线,分析了煤层气气藏物质平衡图版与常规气藏物质平衡图版的区别。运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沁水盆地潘庄区块煤层气井进行了储量评价,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准确可靠,对煤层气井的排采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重介质气藏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生产问题,建立了考虑表皮系数的三重介质气藏单井产量递减数学模型,运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Blasingame产量递减特征曲线,并对产量递减曲线形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递减特征曲线分为6个阶段;产量曲线出现2个相对平缓递减段;产量积分的导数曲线出现2个类似三重介质气藏试井曲线特征的凹子,凹子出现的早晚受窜流系数影响,凹子的深浅受储容比影响;产量递减晚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与积分的导数曲线晚期为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表现为调和递减。该研究结果比压力恢复试井更具优越性,可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