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166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一代测试系统的多参量建模与同步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电子装置及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自动测试,传统的测试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下一代测试系统和综合仪器便应运而生.在设计下一代测试系统和综合仪器的基础上,给出了下一代测试系统的关联多参量的描述方法,以及对自动测试至关重要的同步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混合动力列车能源框架图;然后对其中的核心枢纽(并联双向DC-DC)进行建模与分析,提出了自均流的双闭环控制方案;最后,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均流式并联双向DC-DC控制器在双闭环的控制下,不仅能够保证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稳定,并且在自均流的控制方案下,能够将初始电感平均电流差值由0.34 A降到低于0.01 A以下,验证了上述理论方案的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DSP的数字倾角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军  周文祥  雷金娥  章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11):2337-2338,2341
为了能测量连续动态变化的倾角,需要提出一种动态性能良好的倾角仪;为了减小误差,采用数字信号进行测量;基于重力原理,属于摆式倾角仪,摆角由编码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测量,用DSP处理数字信号;测量机架中采用磁阻尼原理能够使摆锤迅速稳定到平衡位置,具有良好的瞬态性能,实践结果表明,本倾角仪可测量±45°范围内的任意倾角,精度可达±0.07%,读数稳定时间在0.05s以内,本倾角仪量程大、精度高、线性好、抗干扰强、结构简单、读数快,能满足对连续变化角度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圆棒工件表面进行多圈连续进给滚压强化工艺,提出了Mare有限元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通过边界条件施加、滚动的实现、接触设置等有限元建模的建屯和修正,取得了与实际十分吻合的滚压成形的仿真结果;在分析残余应力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滚压过程模型;比较了不同进给量、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单圈或者不足一圈的滚压、滑动滚压,或者轧辊不转动的静止压入等简化条件下的仿真模型相比,仿真模型更接近实际的滚压过程,因而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变形和残余应力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滑滚比下轮轨材料损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MS-2A滚滑试验机上采用法向载荷120N(模拟轴重16t),转速500r/min,研究京沪高速铁路用钢轨U71MnK和车轮ER8配副在不同滑滚比下的材料损伤行为。利用SEM,EDX对不同滑滚比下的磨痕及剖面形貌和磨损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滑滚比下摩擦因数变化趋势反映材料损伤的过程;轮轨材料的硬化程度随滑滚比增加而增加;不同滑滚比条件下的损伤机制不同:在近似滚动条件下,轮轨材料损伤较轻,主要为氧化磨损和局部剥落。随着滑滚比增加,轮轨材料损伤逐渐发展为疲劳磨损为主,并伴随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且磨粒磨损程度随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测试》2017,(6):93-98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EMD)所得的本质特征函数(intrinsic model function,IMF)之间存在相互耦合、难以清晰提取高速列车轮对轴承的故障特征问题,提出一种轮对轴承故障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应用EMD自适应地分解轴承振动信号,得到多尺度的IMF,应用单尺度的IMF信号构造Hankel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应用奇异值的差分谱来选择其关键奇异值,对关键奇异值进行奇异值重构,通过重构信号的包络谱分析来检测轮对轴承的故障。利用高速列车轮对轴承故障数据对该检测方法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晰地提取表征轴承故障特性的基频、倍频成分,突显故障频率特征,具有一定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速250 km/h动车组车内噪声问题,使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车内声源特性及其贡献量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球形声阵列系统测试分析动车组的车内源强、频谱及分布特性,明确客室端部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400 Hz~2 000 Hz的1/3倍频带,声源主要位于风挡区域和地板区域。然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建立动车组的车内噪声仿真模型。模型中,声源激励采用线路试验实测数据、车体结构声学特性参数由实验室测试确定。进而,将仿真预测结果和声源识别结果进行联合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动车组车内噪声SEA模型的功率输入贡献,并对客室端部的噪声传递进行量化排序,确定各声源的车内噪声量化贡献。结果表明,时速250 km/h动车组的客室端部噪声源主要是轮轨噪声、其次为气动噪声。其中轮轨噪声在50 Hz~100 Hz和315 Hz~5 000 Hz的1/3倍频带贡献量达到80%。所有声源经由地板和风挡连接处传声贡献率为50%、侧墙和顶板贡献率为38%。  相似文献   
8.
针对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后可能带来的隔声性能降低问题,研究不同截面加强筋铺设对板件隔声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Hybrid FE-SEA)方法建立轨道车辆加筋板结构隔声特性预测分析模型,系统分析T型、L型、I型和矩形加强筋截面类型对板件隔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筋板的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皆比均质板大,且随加强筋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加强筋厚度恒定时,T型加筋板的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最大,L型加筋板次之;敷设厚度15 mm的加强筋,板件的隔声性能最佳;当加强筋的质量、厚度、腹板面积及尺寸、翼板面积相等时,各类型加筋板的计权隔声量Rw差异不大;板件加筋后,刚度控制区的隔声量增幅3 dB~17 dB,1 250 Hz~4 000 Hz中高频段的隔声量增幅1 d B~6 d B。综合分析可知,以计权隔声量为评价标准时,在加强筋质量、腹板面积、翼板面积及尺寸相等时,敷设厚度15 mm加强筋,板件的隔声性能最佳,Rw较均质板可提高1.4 dB~1.5 dB,而加强筋厚度恒定时,T型和L型加筋板的刚度又最佳。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轨道车辆板件结构加筋优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抑制钢轨波浪形磨耗导致的城市轨道车辆振动为目的,提出一种新颖的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的轮对吸振器减振方法,建立包含轮对吸振器的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模型。通过对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波磨综合激扰源的构建,分析钢轨波磨激励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针对轨道车辆的轮对振动特性,讨论轮对吸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钢轨波浪形磨耗会引起车辆系统各部件振动加剧,对轮对振动影响最为严重。在不同波长、不同波深波磨作用下,安装轮对吸振器的轨道车辆轮对振动都被很好抑制,轮对吸振器在不同速度以及不同载重工况下均有较好减振效果。轮对吸振器能够有效降低轮对的垂向振动,特别适合用于提升城市轨道车辆舒适性。研究工作为提高城市轨道车辆运行平稳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
为了在设计阶段准确地计算出空间任意走向的焊缝疲劳寿命,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对管状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建立了3种网格尺寸的管状T型焊接接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结构应力。运用FE-weld疲劳评估软件计算出焊缝处的应力循环次数,并与试验数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等效结构应力法对焊接接头疲劳评估具有网格不敏感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