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5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7,8(11):1834-1837
Benzophenone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prepared via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reactions using ionic liquids (ILs) of BmimCl–FeCl3, BmimCl–AlCl3 and BmimCl–ZnCl2 as dual catalyst–solvent. Among them, BmimCl–FeCl3 showed much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at observed for the other two ILs, and in conventional organic solvents. In these reaction systems,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p to 97%) of acylation products were obtained in a short reaction time. This method features high yield, a simple product isolation procedure, ILs reusability and reduced waste discharge, thus rendering this catalytic system both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述预制菜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预制菜包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根据国内外预制菜包装的研究进展,介绍预制菜包装主要的材料和技术,及可用于预制菜包装的新型包装技术。结果 目前使用的预制菜包装技术有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等,需要加快对预制菜包装技术的研究和新型包装材料的应用,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结论 随着预制菜的迅速发展,预制菜的包装受到消费者的更多关注,新型的食品包装技术在预制菜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鱼糜制品因其健康和方便食用的特性而广受消费者喜爱。蔗糖常常作为冷冻保护剂和甜味剂添加到鱼糜及其制品中,以改善其低温抗冻特性和风味。然而,传统鱼糜制品的糖含量普遍偏高,这与当前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不符。如何在降低糖含量同时保证鱼糜制品的贮藏和感官特性是目前鱼糜工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探讨了蔗糖在鱼糜加工贮藏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鱼糜制品减糖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鱼糜蛋白低温下发生冷冻变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降低鱼糜制品糖含量的最新研究进展:新型抗冻剂的应用、新型甜味剂的应用、物理加工技术的应用,并对减糖策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预测,以期为生产健康和低糖鱼糜制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仿刺参胶原蛋白来源的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方法 以仿刺参胶原蛋白序列为对象,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虚拟酶解,基于生物毒性、致敏性、水溶性及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及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预测,筛选得到6条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为CD、CQ、CS、GR、SM、MDG,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分析肽段与DPP-Ⅳ的结合活性,并分析其结合位点及方式。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仿刺参胶原蛋白是生物活性肽的潜在优良来源,经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模拟胃肠道虚拟水解后能够释放出DPP-Ⅳ抑制肽;分子对接表明俩条新肽段CS、SM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分别与DPP-Ⅳ的S1、S2活性口袋结合。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刺参胶原蛋白中DPP-Ⅳ抑制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海蜇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 from 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 RKLP)制备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及分析氨基酸组成。方法 海蜇利用碱性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步酶解制备海蜇肽,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响应面实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采用超滤技术,获得分子量≤3.5 kDa RKLP。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RKLP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分析仪分析RKLP氨基酸组成。结果 酶解制备海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3%碱性蛋白酶pH 7.5酶解2 h、1%中性蛋白酶pH 7.0酶解2 h,所得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52%±0.59%,接近与预测值70.57%。RKLP水解度为6...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其腐败变质。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广谱冷杀菌技术,可以在大气压下实现均匀、稳定放电,且对常见水产品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作者综述了CP产生方式、灭活微生物机制及影响其灭菌效果的因素,同时探讨了CP对不同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CP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翼  冯妍  董学伟  阎松 《广州化工》2015,(6):162-163,199
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实验课程,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作者在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本科生的该课程教学中,以抗生素发酵上下游工程为主线,在教学大纲设计、课堂教学与多种形式课外科技实践的结合以及课程考核内容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尝试了研究型、趣味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高水分烤虾(水分含量(46±1)%在25,37℃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pH、菌落总数和菌相变化。结果表明,高水分烤虾在25℃贮藏过程中,真空包装的外观变化要先于内容物的色泽和风味变化到达感官可接受终点;而在37℃贮藏过程中,真空包装的外观、内容物的色泽、风味的变化差异性不大,几乎可同时到达感官接受终点。高水分烤虾的初始pH值为6.8,在25,37℃贮藏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最后稳定在pH值7.0左右,初始pH偏高,不能在制品贮藏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高水分烤虾贮藏初始点的菌落总数<10CFU/g;在25℃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曲线呈近似S型曲线;而在37℃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上升较快,几乎没有"延滞期"。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分析显示,造成高水分烤虾腐败的主要是蜡样芽孢杆菌,而在37℃贮藏过程中出现了少量的链球菌。  相似文献   
9.
大鲵低聚糖肽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方法对大鲵低聚糖肽的氨基酸组成、糖组成及糖肽连接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鲵低聚糖肽含蛋白量为80.01%、总糖含量为15.15%。其含有的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及唾液酸分别为3.39%、0.65%、2.45%和0.60%。其氨基酸组成中,苏氨酸的含量最高,达13.1%,其次是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等。大鲵低聚糖肽的β-消旋反应和血凝集反应,表明大鲵低聚糖肽中糖肽键以O-连接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副溶血性弧菌是水产品中主要的致病菌之一,既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疾病与死亡,也可引起人类的胃肠炎等疾病,不仅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该文主要阐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因子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以及分泌系统T3SS1、T3SS2在菌株体内的作用机理,并对副溶血性弧菌产生耐药性的5种机制——产生生物被膜、质粒介导耐药、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类、外排泵主动排出抗菌药物、药物靶点发生改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