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电容输出滤波LCC谐振变换器设计时预设阻抗角导致变换器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LCC谐振变换器死区时间、谐振阻抗角和损耗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满足软开关条件的最小阻抗角与死区时间,得到LCC谐振变换器阻抗角与死区时间的选择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谐振网络参数设计方法,使变换器在满足软开关条件的同时,阻抗角最小,减小了变换器损耗.用所提出的方法设计了160 W LCC谐振变换器电路,满载效率达到94.2%,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SVPWM控制方式存在死区时间,降低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增大了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混合SVPWM控制方式,因基本电压矢量不相等,使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产生附加谐波,依据变频器所带负载阻抗角的不同,采用新型的SVPWM控制方式,无需再设置死区时间,有效地避免上、下桥臂的直通短路,且基本电压矢量相等,有效地避免混合SVPWM控制方式所产生附加偏差。该新型SVPWM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电压互感器(TV)相关参考书中电磁式TV误差模型向量几何图建模方法存在的缺陷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代数的误差建模方法,并对电磁式TV误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电磁式TV误差的计算及电能计量影响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广大电能计量技术人员对电磁式TV误差理论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相似文献   
4.
阻抗谱的研究对于优化交流电渗泵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交流电渗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双电层的电容特性和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特性,建立了用来研究交流电渗泵阻抗谱的RC等效电路。在最佳电极结构参数设置下,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阻抗谱,分析了电极周期长度以及通道高度改变对交流电渗泵阻抗模以及幅角的影响,并对电解质溶液浓度对阻抗谱的影响做了估计。结果表明,工作频率的增加总体上会造成阻抗模的增大和阻抗角的减小,而同一频率下不同因素对阻抗谱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该结论对交流电渗泵的设计和功耗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穆小星 《机电工程》2016,(10):1263-1267
针对目前互感器相关参考书中电磁式CT误差模型采用向量几何法进行建模,存在的理论与逻辑性不强、结论模糊、表述不清晰等问题,通过电磁式互感器CT等效电路模型,依据电路及计量误差理论,采用矢量代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互感器复(数)误差数学模型;通过复(数)误差不同代数表达式,合理引申出互感器比差、角差理论公式,据此对电磁式CT误差特性及影响因素、运行条件下误差影响量及对电能计量产生的附加误差进行了定量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矢量代数建模及分析法简单、严谨,逻辑性强,对电磁式VT、VT二次回路压降分析也同样适用,是对电磁式互感器误差理论的完善,也是互感器"低校高"误差间接测量法及计算机误差仿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能源变革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简称“双高”)在电力系统中比例增高,带来新的稳定问题。该文对“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影响因素和稳定判据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机理,提出系统阻抗角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所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从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基本运行规则出发,构建“双高”电力系统的阻抗角稳定判据,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稳定判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对IEEE提出的稳定性分类进行探讨,在遵循传统稳定性分类原则基础上,基于所构建的稳定判据,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稳定性分类方法,希望有助于厘清“双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为后续系统规划、稳定性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8.
光伏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与同步发电机有着显著差异,故其故障特性相较同步发电机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恶化了传统序分量选相元件的动作性能。推导了将抑制负序电流作为控制目标时光伏电源的序阻抗表达式,详细分析了序分量选相元件受光伏电源影响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电源控制方案,通过重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序阻抗角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故障特性,从而辅助序分量选相元件正确判断故障类别。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了新能源并网联络线零序方向纵联保护的整定方法。考虑了新能源场站的各种主变联结组别,包括YNd、YNdd、YNynd接线方式,推导了并网联络线区内与区外接地故障时线路两侧零序测量阻抗表达式。结果表明:并网联络线区内接地故障时,主变采用YNd、YNdd联结组别的新能源场站侧零序测量阻抗与联结组别有关,而主变采用YNynd联结组别的新能源场站侧零序测量阻抗与联结组别和系统运行方式有关。据此给出了新能源并网联络线零序正方向元件和反方向元件最大灵敏角和动作区的整定方法。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故障情况下的零序阻抗角与分析结论一致,零序方向纵联保护能够正确可靠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