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4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电工技术   590篇
综合类   463篇
化学工业   335篇
金属工艺   208篇
机械仪表   759篇
建筑科学   124篇
矿业工程   115篇
能源动力   73篇
轻工业   67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68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16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0篇
冶金工业   51篇
原子能技术   57篇
自动化技术   2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ustralia's electricity market is rapidly adding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Utility-scale batteries could have a major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se transitions; however, their deployment is still largely state-subsidized.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roles for batteries from a legal-economic persp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Australia's electricity market framework. We find that the future of batteries in Australia is not only a function of the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renewables, their cost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arative future cost of competing gas turbines but also of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and state policy reforms focusing on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2.
丁小波 《电子科技》2015,28(4):142-145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浮点DSP芯片TMS320C32、CPLD芯片XC95288和A/D采样芯片AD976组成的多路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对第一路施加特殊的电压量,在CCS开发环境下读取采样缓冲区的值,并利用Matlab对采样数据进行了全波傅氏变换。此外,该系统已在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多路模拟量的采集,并确保了采样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particularly noble metals supported on SiO2,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lica–metal interface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in electronic device fabricati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e.g.,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 at work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re not well-understood. In this review, the present status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l–silica interface is reviewed. Recent results of model studies in our laboratories on Pd/SiO2/Mo(1 1 2) using LEED, AES and STM are reported. In this work, epitaxial, ultrathin, well-ordered SiO2 films were grown on a Mo(1 1 2) substrate to circumvent complications that frequently arise from the silica–silicon interface present in silica thin films grown on silicon.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中断多优先级的软件扩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MCS-51系列单片机只能由IP寄存器设定两级优先级的问题 ,文中给出了利用软件对中断优先级进行扩展的方法 ,同时给出了高于两个优先级的多优先级软件扩展程序。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方Hex32不能显示汉字和俄文具处理长文件时速度慢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改进的十六进制文件管理工具-CHex32,CHex32保留了西方Hex32对十六进制文件的主要编辑功以,胆一种用于分析软件功能和文件数据结构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电力系统无功电流的ip-iq检测方案,给出了用87C196单片机实现无功电流实时检测的具体方法,该检测系统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无功检测,同时还可以配合TSC系统对系统无功电流进行动态补偿。  相似文献   
7.
The experimental 156PVTx properties of an important binary refrigerant mixture, HFC-32 (difluoromethane)+HFC-125 (pentafluorethane), have been measured for three compositions, i.e., 50, 60, and 80 wt% HFC-32, by a constant-mass-method coupled with expansion procedure in an extensive range of temperaturesT from 320 to 440 K, of pressuresP from 1.8 to 5.3 M Pa, and of densities p from 50 to 124 kg · m–3. The experimental uncertainties of the present measurements are estimated to be within ±7 mK in temperature, ±2 kPa in pressure, ±0.2% in density and ±0.02 wt% of HFC-32. The sample purities are 99.998 wt% for HFC-32 and 99.99 wt% for HFC-125. Seventy-eight second and third virial coeflicients for temperatures from 320 to 440 K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the present measuremen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Twelfth Symposium on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June 19–24, 1994, Boulder, Colorado, U.S.A.  相似文献   
8.
用多种快重离子辐照高定向石墨(HOPG),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及体内缺陷,结果表明,离子在表面及解理面上都形成了小丘状的缺陷,且在表面较容易形成,可以用非连续损伤径迹结构来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
阎永志 《压电与声光》1996,18(4):279-285
纳米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高技术之一。纳米技术的最终目标是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制造量子功能器件,从而开拓人类崭新的生产生活模式。文章评述利用电子束、离子束的精细技术和STM原子操纵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原子层蚀刻,单层抗蚀剂自形成蚀刻,纳米自然蚀刻和电子束全息纳米蚀刻等高技术前沿动态,展望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芙蓉 《石油仪器》2003,17(6):26-28
文章阐述了一种利用新型集成数据采集芯片C8051F005来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思路。相对于一般的设计方法,由于其集成度高,且采用了高性能的闪速/电擦除存储器技术,能灵活地对芯片进行编程,方便地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时间和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