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陶蕾  王萍  张磊 《计算机科学》2014,41(10):95-100
平面结构是一种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几何特征,平面提取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毋须恢复摄像机三维信息、直接从视频序列中提取出平面的算法。先通过在视频相邻帧之间建立极线约束下的射影变换模型,来计算出由平面诱导的单应,而每一个单应都对应着场景中的一个平面;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单应对视频的每一帧进行分割,进一步提取出视频中的平面结构。一系列真实视频序列的实验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摄像机成像模型的自标定方法,将采用不同视点成像的观念转换为不同方向透视投影下分析,得到在一幅图像中同时建立三对不同方向的空间面与图像面的单应关系,进而建立不同面的圆环点绝对二次方程,实现单幅图像标定。采用长方体进行实验,模拟实验和真实图像实验均验证了这种思维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作为游戏输入的双目视觉系统为载体,分析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此环境中需要满足的一些特殊的约束,结合双目视觉本身的经典约束,构造一种可以同时满足实时性和一定的精确性的图像特征点匹配方法。此方法先使用极几何校正和单应性约束求取图像偏差,然后采用快速匹配算法在局部范围内得到匹配点,充分满足了系统对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用坐标转换定位算法精确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透视变换原理的定位算法。根据4个初始定位点的坐标信息,确定反映点与点之间空间映射关系的单应性矩阵。定位完成后,利用该矩阵进行简单运算即可完成坐标转换。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用假设验证法进行三维物体识别的方法需要通过一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从模型到场景的坐标系变换,具有非常高的复杂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够表明物体几何构造的直线段特征的人造物体识别方法,将假设验证法中对于全局坐标系变换的求解分散在各个平面单应性变换的求解中,降低了求解的复杂度.该方法首先利用几何不变量预匹配特征点,进而假设并求出场景和模型平面之间的单应矩阵,随后通过模型与场景之间直线段特征匹配的结果进行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含有较多共面直线段特征的人造物体.  相似文献   
7.
基于OpenCV图像处理库函数,在VS2013平台下开发了一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该方法克服了红外图像特征点不明显的缺点,通过特殊的摄像机标定技术,完成了红外与可见光摄像机的标定,进而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匹配融合.实验证明,该系统能达到较好的融合效果,并能保证融合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序列拼接的新方法。首先,利用KLT算法对视频序列中特征点进行提取和跟踪,实现关键帧粗略选取;其次,在选取的关键帧中利用SURF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最近邻距离比进行特征点匹配,通过RANSAC估计算法求精单映矩阵,并结合关键帧选取判定寻找最佳关键帧;最后,利用级联单映矩阵和加权融合算法实现视频序列拼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Classical visual servoing techniques need a strong a priori knowledge of the shape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observed objec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how the 2 1/2 D visual servoing scheme we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can be used with unknown objects characterized by a set of points. Our scheme is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camera displacement from two views, given by the current and desired images. Since vision-based robotics tasks generally necessitate to be performed at video rate, we focus only on linear algorithms. Classical linear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essential matrix.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fferent method,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homography matrix related to a virtual plane attached to the object. We show that our method provides a more stable estimation when the epipolar geometry degenerate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visual servoing to obtain a stable control law, especially near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ystem. Fin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improvement in the stability, robustness, and behaviour of our scheme with respect to class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based on conic correspondenc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rspective images acquired by an uncalibrated camera. We show that for a pair of corresponding conics, the parameters representing the conics satisfy a linear constraint.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parameters that represent a conic in one image are transformed by a five-dimensional 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 to the parameters that represent the corresponding conic in another image. We also show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is expressed as the symmetric component of the tensor produ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point/line correspondences and itself. In addition, we present a linear algorithm for uniquely determining the corresponding point-based transformation from a given conic-based transformation up to a scale factor. Accordingly, conic correspondences enable us to easily handle both points and lines in uncalibrated images of a planar ob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