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凹凸棒石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总结了天然凹凸棒石与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分析讨论了凹凸棒石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吸附等温线,为以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简述了凹凸棒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介绍了凹凸棒石的改性方法,并展望了凹凸棒石在废水处理研究中的发展趋势.综述表明凹凸棒石吸附水中有机染料性能优异,吸附苯类、酚类效果也较理想,凹凸棒石改性后吸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国内珠宝市场上的部分石英质玉石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棉"现象,主要表现为玉石外观泛白、透明度降低,现有文献对此并未给出科学解释。通过浸水实验,对比实验过程中"起棉"样品与不"起棉"样品在外观特征、内部微细结构、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浸油和浸蜡实验,探讨"起棉"现象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日常条件下的"起棉"现象具有可恢复性,"棉"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玉石中的吸附水或后期人工加入的油/蜡等充填物流失,使宽度为几百纳米的微裂隙或颗粒间隙逐渐显现,光线在其中传播时发生散射。石英质玉石质地越疏松,玉石越易"起棉"。  相似文献   
3.
《江西石油化工》2005,17(1):44-45
俄罗斯西伯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活性吸附剂,可以吸附水中的几乎全部微生物和噬菌体。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新的吸附剂由成本低廉、环保性能好的棉纤维素和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勃姆石制造而成。研究人员首先用浓度为1%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处理棉纤维素,然后将其与勃姆石粉末混合,  相似文献   
4.
水泥表面吸附水层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借助热分析仪对MMH微晶进行了TG和DTG分析,研究了MMH微晶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提出MMH微晶中存在4种水分,即自由水、松散吸附水和紧密吸附水、结晶水和羟基水,给出了MMH微晶的完整表达式,即 MgAl_(0.965)(OH)_(4.75)Cl_(0.145·1.70)H_2O。  相似文献   
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岛状硅酸盐宝石矿物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矿物的近红外吸收主要以水分子与羟基的倍频、组合频峰为主;7000 ~ 7246 cm-归属于为结构水伸缩振动的一级倍频,5000 ~5260 cm-峰形宽缓,归属为吸附水振动,4628 ~4347 cm-1一般为-OH与金属阳离子-OH的吸收峰;OH与不同的金属阳离子结合往往形成不同的振动带,托帕石中Al-OH的吸收在4525 cm-1、4645 cm-1,蓝晶石的Al-OH吸收在4525 cm-1、4622 cm-1,绿帘石Fe-OH的吸收在4437 cm-1;蓝晶石近红外光谱羟基的吸收源于结构中不同位置的O不受Si的约束被OH取代而产生;近红外光谱水峰可以判断锆石与变生锆石.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香蕉皮能净化水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好吃且营养丰富,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看似一无是处的香蕉皮还蕴藏一些神奇的功能,比如保养皮具、擦亮银器等。此外,香蕉皮还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巴西圣保罗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切碎的香蕉皮可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害的铜、铅等重  相似文献   
8.
传统土-水特征曲线(SWCC)模型的研究仅考虑了土壤基质势的毛细组分而忽略了吸附组分,高估了土壤在低饱和度范围的基质吸力。针对该问题,假设土壤孔隙系统可用一簇带有孔喉的毛细管表示,且其孔径分布服从分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土壤中水分运移分为2个阶段,即毛细水与吸附水共同参与水分运移阶段,以及仅吸附水参与水分运移阶段,推导得到了可以反映全基质吸力范围土壤持水特征及滞后效应的SWCC模型。最后采用已有的试验数据与研究结果对得到的本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WCC模型预测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且相比已有方法可更好地描述非饱和土SWCC的持水特性,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开发出一种功能纳米多孔薄膜(FNTF)技术.采用此技术制造的薄膜敏感性提高上千倍。这种FNTF薄膜被涂敷在过滤盘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对使用过的这种过滤盘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该文针对Z油组的储层发育特征,统计了储层的不动水饱和度,分析了低阻层段Z1油组的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不动水饱和度与油层电阻率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低阻层段Z1油组高不动水饱和度主要原因是储层细颗粒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差、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以及岩石的亲水性。地层电阻率随着不动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影响W油藏Z1油组低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