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底泥再悬浮对不同营养水平上覆水中磷酸盐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底泥再悬浮状态下,不同营养水平上覆水对磷酸盐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蒸馏水为上覆水时,磷酸盐由底泥向水体迁移的量明显大于以河水为上覆水时的,并且底泥再悬浮促进了底泥中磷酸盐向水体的迁移.上覆水磷酸盐浓度达到最大值后,底泥再悬浮对水体磷酸盐向底泥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特定上覆水条件下,磷酸盐不同初始浓度对底泥释放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不同营养水平上覆水,磷酸盐初始浓度并不是磷释放量的决定因素.底泥在蒸馏水或河水为上覆水条件下再悬浮后,底泥的释磷能力受到抑制,说明底泥再悬浮促进了磷在底泥中的固定.  相似文献   
2.
从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有机酸对红壤磷素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一是有机酸对红壤固磷能力的影响,二是有机酸对红壤固定磷向液相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有机酸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以柠檬酸为代表的二羧酸可以显著减少红壤对磷的固定量,大大提高了土壤向水体释放磷的能力,增大了土磷的潜在环境风险;而以草酸为代表的三羧酸则可以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的固磷能力,且可使已经存在于液相中的磷再次被吸附,进而减缓或消除土磷了的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认识聚磷菌(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PAOs)的代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SBR反应器中,采用人工配水,富集了含量高达80%以上的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Phos-phates,在此基础上,用静态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突然投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硝酸盐(ρ(NO 2--N)=0、5、10、20、40mg/L)对聚磷菌厌氧放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前60 min,随着起始ρ(NO 2--N)从0 mg/L提高到40 mg/L,释磷量不断增加,起始ρ(NO2--N)为40 mg/L的反应器比起始ρ(NO2--N)为0 mg/L的反应器释磷量增加了近60%,而乙酸吸收速率和PHA合成量却几乎下降了20%.60 min后,ρ(PO34--P),ρ(NO2--N)以及ρPHA都出现下降趋势,系统发生了反硝化吸磷.结果表明,此系统富集的PAOs中,一部分具有反硝化除磷的功能,还有一部分会因为亚硝酸盐的进入对其发生毒害而自溶.  相似文献   
4.
草甘膦污水因其高含磷的特点使生产厂家长期受到排放达标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出水TP不达标问题。我公司采用生物除磷、旁路化学除磷及深度氧化沉淀除磷的方法,并用新型高效除磷剂处理后,实现草甘膦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吴蕾  彭永臻  王淑莹  刘旭  李凌云 《化工学报》2011,62(9):2608-2614
以除磷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试验,以混合丙酸和乙酸(2∶1)为外加碳源,在厌氧起始阶段投加不同浓度的NO-3-N(0, 20, 30, 50和75 mg·L-1, pH=8.0)和NO-2-N(10,20,40和60 mg·L-1, pH=7.0, 7.5和8.0),研究缺氧环境对颗粒污泥强化除磷系统释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的投加对聚磷菌释磷无明显抑制,系统中VFA的吸收、磷的释放和硝态氮的反硝化同时发生,挥发性脂肪酸(相似文献   
6.
DO对除磷过程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溶解氧(DO)对除磷过程的长期影响,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通过设置好氧阶段DO的不同(5.5~7.0 mg/L和0.5~1.5 mg/L),系统地考察长期运行在这两种DO水平下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除磷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在pH 7.2~7.6,温度(23±0.5)℃时,高DO对放磷和吸磷两个阶段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其厌氧阶段的放磷量比低DO情况下要少43.08%.吸磷过程在好氧阶段初始30 min内进行得最快,该期间内高低DO污泥的最大比吸磷速率分别为6.27和11.45 mg.g-1.h-1,前者比后者少45.24%.分析认为,过度曝气导致的聚磷菌体内聚β羟基丁酸盐(PHB)的不足和过多的进水碳源被用作反硝化,是本试验高DO状态下除磷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高DO在抑制丝状菌膨胀方面并不比低DO占有明显的优势,污泥除磷性能的改善往往伴随着污泥沉降性的好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