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443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21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recycled tire-derived aggregate (TDA) mixed with kaolin as a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 UBC) of a strip footing. Thirteen 1g physical modeling tests were prepared in a rigid box of 0.6 m × 0.9 m in plan and 0.6 m in height. During sample preparation, 0%, 20%, 40%, or 60% (by weight) of powdery, shredded, small-sized granular (G 1–4 mm) or large-sized granular (G 5–8 mm) TDA was mixed with the kaolin. A strip footing was then placed on the stabilized kaolin and was caused to fail under stress-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UBC. A rigorous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developed in Optum G-3 to determine the UBC valu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the 20% powdery TDA, the TDA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UBC of the strip footing. When kaolin mixed with 20% G (5–8 mm), the UBC showed a threefold increase over that for the unreinforced case. The test with 20% G (1–4 mm) recorded the highest subgrade modulu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UBC calcul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verestimated the experimental UBC by an average of 9%.  相似文献   
3.
难处理金矿石加石灰焙烧焙砂中CaS的消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空气氧化预浸加石灰焙烧焙砂中的CaS,以消除其对金氰化的影响。预浸后金的氰化浸出率可从58%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岭土生产硫酸铝及沉淀法除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工业品硫酸铝的制备及沉淀法除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原料的质量分数可提高至63%,用高锰酸钾作为除铁剂可除去产品中45%~50%的铁。  相似文献   
5.
研究两种内蒙古煤系高岭土(1、2)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并与苏州高岭土进行了比较。对三种高岭土进行酸改性,利用BET、吡啶-TPD和微反测试分别研究改性前后高岭土的性能特点。并将内蒙古高岭土1与苏州高岭土采用半合成方法合成了FCC催化剂,测定了其裂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1具有较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经酸改性后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具有合适的孔径分布,裂化活性较好,可以取代苏州高岭土作为FCC催化剂的基质。  相似文献   
6.
XRF法测定高岭土中的主次量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取代原有的化学法,分析了高岭土中的9种主次量元素。通过对测定条件的选择以及样品制备等方面的考察,制定出最佳分析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分析周期由原来的6h缩短为10min.  相似文献   
7.
田雨丰  李光强  肖永力  刘昱 《钢铁》2022,57(10):84-90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石灰快速溶解对转炉高效脱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灰溶解过程中熔渣/石灰界面处形成的2CaO·SiO2产物层被认为是阻碍石灰溶解的关键因素。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CO2含量的部分煅烧石灰石,采用浸泡法研究了部分煅烧石灰石在转炉初渣中的溶解行为,并与纯石灰、石灰石的溶解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石灰石溶解时在液态熔渣中CaO的传质系数为石灰的2.1倍,残留CO2质量分数为10%的部分煅烧石灰石的传质系数高达石灰石的6.7倍。在CO2质量分数为0~43.5%时,石灰的溶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石灰溶解过程中形成的2CaO·SiO2层严重阻碍了FeOx的扩散,从而减缓了石灰的溶解。与石灰不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够破坏2CaO·SiO2层并破坏自身结构,有利于熔渣的渗透,这也适用于残留CO2的部分煅烧石灰石。制备纯石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石灰芯部完全煅烧,因此极易导致石灰外表面发生过烧,而制备部分煅烧石灰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过烧的问题。此外,与石灰石相比,部分煅烧石灰石由于表面是石灰外壳,溶解初期其表面附近的炉渣温降相对更低,能够避免溶解初期出现停滞阶段。在转炉富余热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煅烧石灰石的石灰替换比高于石灰石,这取决于部分煅烧石灰石中的CO2残留量。  相似文献   
8.
煅烧温度对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500℃、600℃、700℃和800℃)的TiO2纳米粒子,对样品进行了TG-DTA、XRD、UV-Vis及IR分析,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煅烧温度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TiO2晶粒尺寸迅速长大,800℃时,出现金红石相;TiO2的吸收带边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600℃煅烧得到的TiO2粒子表面易羟基化,其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系统介绍了大洲高岭土矿的地质概况,矿床特征,对大洲高岭土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深加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洲高岭土是一种结晶较差的高岭石,工艺性能一般.Fe2O3含量在1.2%-2%,经深加工可降低Fe2O3含量.一般可以达到陶瓷工业用高岭土的一、二级标准,为陶瓷工业产品高档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高岭土为原料合成出了4A分子筛,得出经过碱化处理可提高分子筛吸附容量的结果;同时分析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