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波消除泡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超声波消除泡沫的原理,通过实验得出消泡时间、起泡剂浓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PLC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物料升温系统,克服了由于升温过快造成产品不舍格的缺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涤纶纤维纺丝油剂JUC消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涤纶纤维纺丝油剂在使用时起泡严重的问题,用低黏度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几种乳化剂、增稠剂、水等复配制得JUC有机硅O/W型消泡剂。系统考察了各种复配条件和各种组分的用量对所研制消泡剂的消泡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硅膏的合成温度160℃,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1.5%~2.0%,乳化剂的HLB为8.5,消泡剂复配温度90℃。研究结果表明,JUC消泡剂具有很好的消泡和抑泡性能,消泡最短时间8s,消泡效率可达95%,甚至更高,其固体组分的粒径分布在20~40μm。JUC用量少,效果佳,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安全无毒,性价比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到涤纶纺丝现场,该消泡剂用量的质量分数为0.01%时,就获得了较好的消泡和抑泡效果。还可以推广到所有含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消泡抑泡,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文工作新颖性已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09年10月29日出具的第200936000Z04046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消泡剂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有机硅消泡剂较之传统消泡剂所具有的优良特性,及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纸浆流送系统中气泡的形成和带来的危害,及其控制与消除。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的消泡剂消泡效果的研究,筛选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点火头药剂制造的消泡剂,当消泡剂用量为0.02%~0.04%时,消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樊国柱 《造纸化学品》2011,23(Z1):33-35
在消泡剂绝干质量对氧化淀粉绝干质量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消泡剂用量,研究了有机硅消泡剂和羧化物消泡剂对所配制的表面施胶液的消泡、抑泡效果,探讨了使用这2种消泡剂的利与弊。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用量情况下,有机硅消泡剂消泡抑泡效果要强于羧化物消泡剂。  相似文献   
8.
参照消泡试验标准ASTM E2407,评价了硅油类、聚醚酯类及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3种消泡剂的消/抑泡性能,并采用LB膜天平,测试了消泡剂对模拟起泡体系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和扩张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泡剂分子吸附在气/液界面上,降低了界面膜的弹性,减小了界面膜的强度,使得界面膜厚度变薄,泡沫寿命缩短,从而达到破泡效果;消泡剂存在下的界面膜强度在一定时间内不足以形成稳定的泡沫,从而达到抑泡效果。同种消泡剂,在一定质量分数范围内,随质量分数增加,界面膜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均降低,消泡剂消/抑泡性能变好;超过某一质量分数时,界面膜扩张模量、扩张弹性基本保持不变,消/抑泡性能也不再增强。不同种消泡剂,界面膜扩张模量及扩张弹性降低幅度越大,消/抑泡性能越好。因此,扩张模量和扩张弹性可以很好地解释消泡剂的消/抑泡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酸盐中含有酸碱敏感性羧酸官能团,因而可实现泡沫的酸碱循环利用。通过Waring-Blender法、酸碱滴定测试、表面与界面张力测试、微观分析等研究手段,分析了pH值变化对油酸盐水溶液性质、油酸盐羧酸官能团电离度以及油酸盐发泡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了6次泡沫循环实验,并从微观现象解释以及"铺展与架桥"理论对其消泡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酸盐中的羧酸官能团通过失去或得到质子来实现活性与非活性之间的可逆转换,从而实现泡沫的循环利用。此外,通过消泡机理分析可以看出,氢离子的侵入可以促进油酸盐泡沫结构中非水溶性油酸的形成,并进入泡沫液膜结构,通过铺展或架桥作用使得液膜破裂,从而达到消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olysiloxane‐containing copolymer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se copolymers were neutralized by triethylamine. The copolymers could be self‐emulsified to form emulsions in water with and without cosolvent PCS and exhibited excellent defoaming abilities. These copolymers were also used as emulsifiers to emulsify silicone oil in water to form stable oil‐in‐water emulsions. This emulsion again exhibited defoaming properties,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at of the self‐emulsified emulsion of siliconized acrylic copolymer (SAA).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1: 805–811, 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