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1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7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冯化成 《世界农药》2004,26(5):50-50
草甘膦钾盐系由原捷利康公司(现先正达公司)所开发的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该药剂改善了草甘膦三甲铵盐的药效。该药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循环过程中莽草酸合成相关的苯基丙氨酸胺裂解酶,使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酪氨酸、苯基丙氨酸等环状氨基酸的合成受阻,从而使植株枯死。另外,草甘膦酸在植物体内主要代谢物质为氨基甲基膦酸,该化合物无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五氧化二磷和甲基磺酸为环化试剂,N-(2-吡咯甲酰基)- β-丙氨酸经分子内酰化环化反应,合成了化合物Aldisin及其衍生物4-Bromoaldisin和 4,5-Dibromoaldisin,通过 1HNMR,13CNMR,IR,FAB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乙酰化、缩合、水解、脱羧反应制得3-(2-氧代-1,2-二氢喹啉-4-基)丙氨酸,总收率为41.5%,含量为98.7%.合成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氰化钠、碳酸铵、乙醛等为原料,常压下一步反应得到5甲基海因,总收率702%。其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h,原料碳酸铵与氰化钠之比为2∶1,酸化回流pH值为2,酸化回流时间2h。  相似文献   
6.
Nafion417为隔膜的电解槽中,DSA(dimensionalstableanode)为形稳性阳极,Pb为阴极,间接电解氧化L 胱氨酸合成L 磺基丙氨酸。研究了胱氨酸浓度、HBr浓度、电解浴温度、阳极电流密度及电解电量等因素对电合成L 磺基丙氨酸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0 1mol/L胱氨酸和3 5mol/LHBr组成的阳极液,以2 5A·dm-2的电流密度于30℃电解至理论电解电量为止,产品产率达70%。  相似文献   
7.
L—丙氨酸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L-丙氨酸的几种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采用Pseudomonas dacunhae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及在医药,食品,化工方面的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8.
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合成蒙脱石负载铜(Ⅱ)-水杨醛缩-β-丙氨酸复合材料[Cu(Ⅱ)-L/MMT]。采用XRD和FT-IR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Ⅱ)配合物已成功插入蒙脱石层间;溶液p H、复合材料投加量、吸附时间及结晶紫的初始浓度对复合材料吸附去除结晶紫有较大影响。与原土相比,[Cu(Ⅱ)-L/MMT]对结晶紫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该复合材料对结晶紫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了L-异亮氨酸对L-丙氨酸晶体主要晶面生长速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溶液中L-异亮氨酸浓度的增加,L-丙氨酸(120)面(轴面)的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而(011)面(端面)的生长速率增加,导致L-丙氨酸晶体的长径比增大。分子模拟的结果表明,L-异亮氨酸容易占据L-丙氨酸(120)晶面的台阶位从而阻碍(120)晶面的生长;但其不仅不容易吸附于(011)晶面的台阶位,反而会促进溶质分子在溶剂化界面的扩散,从而提高(011)晶面的生长速率。分子模拟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L-异亮氨酸对L-丙氨酸不同晶面具有不同作用效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中L-丙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慰  王永秋 《化学工程师》2014,(2):17-18,21
建立了HPLC法分离测定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中L-丙氨酸含量。色谱条件为:Shim-packVP-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NaH2PO4水溶液,NaH2PO4溶液浓度为0.05mol·L-1、pH值为6.50(H3PO4调节),甲醇与NaH2PO4溶液体积比为1∶9;流速0.8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5μL。该方法的建立为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