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阴极保护检查片结构及埋设方式对其接地电阻的影响。方法基于边界元平台建立常用检查片的边界元模型,从检查片形状、裸露面积、壳体大小、埋深和土壤电阻率等方面探讨其对检查片接地电阻的影响及规律,计算了检查片接地电阻在检查片对地总电阻中的比重,并将检查片接地电阻的实验值与边界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极化电位负移,检查片接地电阻所占比重增大,最大接近95%。检查片裸露面积从6.5cm~2增加至50cm~2,其接地电阻降低约1/2。同一裸露面积下,圆形检查片接地电阻最大,长方形的最小,两者相差1.7倍左右。当壳体面积为检查片7倍等效圆直径面积时,接地电阻接近最大值,检查片接地电阻随土壤电阻率增大而成倍增加。在单一土壤环境中,检查片埋深在0.2 m以下时,接地电阻变化小于2%。在边界元模拟结果中,0.2 m埋深处,6.5 cm~2圆形检查片接地电阻模拟值比实验值小1.4%,6.5cm~2棒状检查片接地电阻模拟值比实验值小6.3%。结论接地电阻的实验结果与边界元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在国内6个城市埋设阴极保护腐蚀检查片开展现场测试为研究手段,结合部分室内腐蚀模拟试验结果,通过试片的阴极保护和干扰参数与腐蚀速率的关联性分析初步建立了交流干扰下埋地管道阴极保护安全边界,结论如下:交流干扰下试片的腐蚀速率随试片面积增大而减小;建立了基于极化电位的交流腐蚀安全边界:控制极化电位位于-0.85~-1.20 V(vs CSE)区间且交流电流密度小于30.0 A/m2或控制极化电位位于-0.95~-1.10 V(vs CSE)区间且交流电流密度小于100.0 A/m2;建立了基于直流电流密度的交流腐蚀安全边界:控制直流电流密度位于0.15~20.00 A/m2区间且交流电流密度小于30.0 A/m2或控制直流电流密度位于0.15~1.08 A/m2区间且交流电流密度小于100.0 A/m2;建立了基于pH值的交流腐蚀安全边界:控制pH值位于10.0~14.0区间且交流电流密度小于30.0 A/m2或控制pH值位于11.3~1...  相似文献   
3.
正PU型片梭织机和P7100型片梭织机在实际生产中油渍疵布比较多,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我公司分析总结了一些油渍疵布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布面呈现黄色油渍的原因。维修工在检修时给投梭部位或钩边部分加油过多;接梭部位加油过多;GS润滑系统供油过多;回梭链油过多;操作  相似文献   
4.
介绍西气东输管道4000km干线检查片埋设试验和自行开发仪器的在线检测情况,根据实测管道交流电位、管道与检查片电偶电流,讨论了沿线交流及直流电干扰程度.探讨在一般干扰强度下,用扣除IR降的管道真实电位评价管道最低阴极保护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