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1042篇
金属工艺   313篇
机械仪表   109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94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2篇
冶金工业   156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ZrSiO4/α-Al2O3反应烧结过程中非晶态物质的形成及演化。结果表明,1400℃莫来石开始形成时体系中的液相是富Al2O3的,随着温度的升高,ZrSiO4分解速率加快及富Al2O3莫来石的形成,液相逐渐向富SiO2方向演化,液相的形成及其演化与莫来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纳米ZrO2等离子涂层的结构,性能和工艺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制备了常规氧化锆和纳米结构氧化锆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对两种涂层的沉积效率、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原料的显微结构、粒度、形态、喷涂工艺参数(喷涂功率和距离)对涂层的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影响.等离子喷涂造粒纳米氧化锆粉制备的涂层沉积效率高而稳定,其显微结构与喷涂功率和距离密切相关.与常规氧化锆涂层相比,纳米结构氧化锆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熔氧化锆的发展、国内外生产以及发展前景,最后指出,纯度高、活性高的电熔脱硅氧化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国产钙稳定氧化锆亟待提高其档次和品质的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各种新材料应运而生,电熔氧化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SO2-4/ZrO2-SiO2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分别沉淀/混合沉淀法、改性共沉淀法和以硅溶胶为硅源的共沉淀法制备了SO2-4/ZrO2-S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沉淀剂及沉淀终点的pH等制备条件对分别沉淀/混合沉淀法制备的SO2-4/ZrO2-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活性的影响;探索了ZrO2-SiO2的制备方法、反应时间对SO2-4/ZrO2-S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铵为沉淀剂,当沉淀终点的pH为7~8时,采用分别沉淀/混合沉淀法制备的SO2-4/ZrO2-SiO2催化剂的活性较高(酯化率88.7%),但分别沉淀/混合沉淀法制备的ZrO2-SiO2组成不均匀;以硅溶胶为硅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SO2-4/ZrO2-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在正丁醇0.48 mol、正丁酸0.40 mol、反应时间3 h、不添加任何带水剂的条件下,酯化率高达96.4%,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好,制备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SiC(w)TZP+mullite(p)复合材料界面残余热应力及其在基质内的分布规律。提出在SiC(w)表面涂复Al2O3和在PZT中加入mullite(p)联合作用来降低晶须/基质界面残余热应力的界面设计方案,导出SiC(w)和mullite(p)协同补强PZT的匹配条件。制备了SiC(w)/TZP+mullite(p)复合材料并了SiC(w)表面涂层Al2O3厚度和SiC(w  相似文献   
6.
美宇航局格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系列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可用作平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密封材料。这些材料是早期为了同一目的而研究出的硅铝酸钡钙玻璃的改进品,早先产品在受热时容易断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向玻璃中添加了0-30mol%的两种陶瓷强化剂。一种强化剂是氧化铝小片,另一种是钇稳定氧化锆微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稳定ZrO_2和部份稳定ZrO_2对β″-Al_2O_3陶瓷的强化和韧化作用,观察了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ZrO_2对β″-Al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探讨了β″-Al_2O_3的韧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9.
氧化钇含量对Al2O3/Y—TZP复相陶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ZrOCl2.8H2O、Al2O3及Y(NO3)3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Y2O3含量不同的ZrO2-Al2O3复合粉体,并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陶瓷。研究了氧化钇含量对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及应力诱导下氧化锆相变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Y—TZP超细粉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