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245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采用空心光纤自诊断、自修复智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梁大开  杨红 《压电与声光》2002,24(4):261-263
为了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进行自修复,提出了利用空心光纤实现智能复合材料结构中难度较大的自修复功能,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利用空心光纤作为输送修复结构胶液的通道,当结构的关键部位出现损伤时,内含胶液的空心光纤网络可以检测出结构损伤的位置,并输出胶液对损伤进行修复,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自诊断及自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4.
2002年9月13日,浙江省义乌市城西工业区三凯路14号温州人李小华开办的压痕复膜厂建成投产。不料是日下午1时45分左右,一场大火降临,致4人死亡,2人重伤,烧毁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元。这起“三合一”企业火灾事故的发生,再次给那些只求眼前经济利益,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的企业主敲响了消防安全警钟。一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素以小商品闻名世界,它有着全国最大的市场。这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投资商纷纷来到义乌这块宝地上,开拓他们自己所设计的宏伟蓝图。李小华也随投资大军来到了义乌,在市郊的工业区内操办起了压痕…  相似文献   
5.
6.
纸塑复膜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双组分聚氨酯、SBS、EVA、聚丙烯酸酯等几种纸塑复膜胶的特点、性能和改性方法,指出水基化、高固含量及复膜胶的改性将是纸塑复膜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塑料产品表面装饰新工艺--模内复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玉宏 《塑料工业》2005,33(11):1-3
简要介绍了模内复膜工艺的分类、工艺特性对比、各类模内复膜工艺的工艺过程.同时讨论了模内复膜产品设计原则以及装饰膜的预成型工艺及其公差经验值.  相似文献   
8.
李永超 《橡胶工业》1997,44(5):307-309
具有切胶槽的模具,当切胶槽和型腔距离在0.03~0.08mm,切胶槽为90°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开或单面设计,半封闭式模腔凸台高度为2~3mm,其配合公差根据胶种及配方性能作相应调整,模具承压面积按F2=T[σ]-S计算时,可有效地进行自修边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首先利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衣康酸前聚体( GI)和环氧大豆油( ESO)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光敏预聚体(GIESO)将所得的 GIESO与不同含量的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THFMA)稀释剂均匀混合,制备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涂料。采用 FT-IR、1H NMR和 GPC对 GIESO预聚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树脂的紫外光固化行为、生物基含量以及固化后涂膜的热学性能、机械性能和涂膜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涂膜的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光固化材料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 180 ℃,60 min内划痕修复率为 70. 0%~94. 3%,生物基含量可达 70. 9%~ 78. 6%,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达到了 24. 6 MPa和 98. 3 ℃。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兼具修复效率高、兼容性好、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的微胶囊化环氧?胺自修复体系,研究了其在一种中高温(100~170 ℃)酸酐固化的商用环氧树脂中的自修复性能。首先研究了所选用修复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在微胶囊化后在树脂基体中的热稳定性,进而采用人工预混注入修复剂的方法研究了所选用修复剂与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兼容性,最后在树脂基体中加入双组分微胶囊研究了该微胶囊化环氧-胺自修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的自修复性能,并探究了微胶囊比例与浓度及树脂固化程序对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修复剂体系热稳定性较好,微胶囊化后在树脂基体中热稳定性较高,适用于酸酐中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的自修复,优化后的自修复效率较高,超过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