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78篇
  免费   5226篇
  国内免费   4467篇
电工技术   833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226篇
化学工业   20230篇
金属工艺   12031篇
机械仪表   12214篇
建筑科学   4408篇
矿业工程   2563篇
能源动力   1299篇
轻工业   7264篇
水利工程   1615篇
石油天然气   3822篇
武器工业   753篇
无线电   115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97篇
冶金工业   4033篇
原子能技术   702篇
自动化技术   3626篇
  2024年   736篇
  2023年   2417篇
  2022年   2503篇
  2021年   2745篇
  2020年   2246篇
  2019年   2523篇
  2018年   1484篇
  2017年   2107篇
  2016年   2357篇
  2015年   2735篇
  2014年   5806篇
  2013年   4240篇
  2012年   5460篇
  2011年   5511篇
  2010年   5121篇
  2009年   5904篇
  2008年   6790篇
  2007年   6002篇
  2006年   5177篇
  2005年   5334篇
  2004年   4401篇
  2003年   3799篇
  2002年   3218篇
  2001年   2921篇
  2000年   2552篇
  1999年   2105篇
  1998年   1973篇
  1997年   1810篇
  1996年   1756篇
  1995年   1565篇
  1994年   1515篇
  1993年   1226篇
  1992年   1300篇
  1991年   1175篇
  1990年   1196篇
  1989年   1134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6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复合纱线线密度对织物凉爽性能的影响,将线密度为7.4和9.8 tex涤纶分别与线密度为7.8 tex锦纶反向加捻、并线后作为纬纱,以8.3 tex涤纶/竹浆纤维50/50混纺纱作经纱,设计平纹、二上一下斜纹和透孔组织织物.测试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热湿舒适性能及织物干、湿态升温曲线,并采用凉爽温度指数对织物的综合凉爽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设计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均高于标准,且平纹织物最好,纬纱粗细对瞬间接触凉感影响不显著;透孔织物透气性最好,且在人体出汗的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导湿散热性能.平纹织物凉爽温度指数最高,最大凉爽温度为2.8℃,综合凉爽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石油机械》2021,(1):124-131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简称碳纤维杆)具有质量轻、抗拉强度高和抗腐蚀性强等优点,用于深井、超深井和腐蚀性油井可大大降低能耗、提高采油效率,但是由于碳纤维杆的抗剪能力差、表面摩擦因数低,已有的碳纤维杆夹持系统提升力不足、伤杆断杆等问题突出,大大影响了碳纤维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碳纤维杆的夹持难题,开展了碳纤维杆的基础性能评价、夹持摩擦副材料开发、表面结构及介质影响配套夹持系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优选了碳纤维杆的夹持摩擦副材料和夹持表面结构形式,提高了对碳纤维杆夹持的提升力和可靠性;结合碳纤维杆作业机注入头夹持系统非对称运动的特性,优化了夹持块的结构,并对夹持块切入角部位采用软合金材料,解决了碳纤维杆夹持时存在的错位夹持块弯折咬杆和注入头运转时的切入角磕碰伤杆问题。配套作业机注入头形成的碳纤维杆无损伤夹持技术,为碳纤维杆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PET材料不具备抗菌、不耐洗等问题,以煎煮法为基础,以草珊瑚、艾叶和薄荷为原料,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溶液,其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以溶胶-凝胶法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乙醚为助溶剂,在水-乙醇-乙醚体系中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提取液混合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最后以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与普通的聚酯切片用熔融纺丝工艺进行造粒、纺丝,得到具有抗菌、杀菌和耐洗的多功能涤纶纤维.通过SEM微观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抗菌试验、耐洗性测试,对上述制备的多功能涤纶纤维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总浓度为0.029 mol·L-1、V醇:V醚=20:20、两种表面活性剂比为4:1时,得到的多孔SiO2微球排列规整;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0.5%~1%时,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力学性能表现最优;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1%时,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达到87.9%.而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越高,纤维材料越耐洗.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制备涤纶纤维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
5.
6.
简述了艺术铸造热着色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目前热着色技术的四大流派,分析了热着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艺术铸造热着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热着色技术在行业内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7.
8.
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种类,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Fe-ZIF-8前驱体,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高温热解后得到Fe-N-C氧还原催化剂,并利用旋转圆盘电极测量其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材料的尺寸和形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能获得较小颗粒尺寸和规则的立方体形貌,且能提高催化剂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