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2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68篇
电工技术   93篇
综合类   275篇
化学工业   224篇
金属工艺   412篇
机械仪表   251篇
建筑科学   314篇
矿业工程   250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170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26篇
武器工业   499篇
无线电   4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2篇
冶金工业   291篇
原子能技术   657篇
自动化技术   16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遥控靶车加速与制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远距无线遥控靶车的主旨是解决弹射武器试验的安全问题,但其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直接影响其应用范围,甚至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文章介绍了某型遥控靶车加速与制动性能设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分析计(估)算加速距离和制动距离,给出了换档与制动段的控制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3.
在pH10氨性溶液中,铍能与吡啶和姜黄素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该反应灵敏度和选择性均较高,摩尔吸光系数ε=2.25+10^4L.MOL^-1.cm^-1,EDTA可掩蔽其它金属离子干扰。  相似文献   
4.
5.
该文分析了弹道靶道测量中的精度问题及通常使用的静态检测方法,并针对静态检测与靶道实测相差甚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到弹道靶道的测量对象是高速飞行体以及照片质量、气流附面层、发射时的恶劣环境和振动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误差理论,给出了动态精度的计算公式,在已建成的IB-12中间弹道靶道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铍—三溴偶氮氯膦络合吸附波的极谱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冶金分析》1994,14(5):7-10
  相似文献   
7.
利用四极质谱计测试了国产金属铍材在 10 0℃~ 6 0 0℃不同温度下的真空出气成分及相对含量 ,实验得出铍的大量出气主要在温度 4 0 0℃~ 5 0 0℃之间 ,其放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按放气量大小依次为H2 O ,CO2 ,N2 ,CO ,Ar和H2 ,利用限流小孔半定量的计算了铍材的出气量。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高耐压应变型靶式流速传感器,考虑了被测流体粘性的影响,利用流体力学的方法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计算公式,用结构有限元程序对传感器弹性元件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SRIM2006软件对Nd2Fe14B靶溅射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就入射离子的入射能量和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到溅射产额与入射离子能量、入射角度以及溅射靶材的一般规律:1)溅射产额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能量区域增加很快,到了高能量区域增加变缓;2)溅射产额随着入射离子入射角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且在70°~80°出现极大值,如当入射离子的入射角度为75°,入射离子能量为7 keV时,溅射产额可达4.398(原子.离子–1);3)溅射原子的摩尔比与靶材原子摩尔比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薄膜成分与靶材成分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