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8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含纳米铜的减摩修复添加剂摩擦学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不同条件,不同接触形式下考察了含钠米铜的减摩自修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对不同油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剂NFR2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用于液体石蜡,16号坦克油和15W/30油中,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42%,56%和19%,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50%,49%和33%。其修复性能试验后,出现了负增重现象,而添加剂NFR1具有良好的高温抗磨减摩性能,用于16号坦克油中,磨损降低了56%,摩擦系数降低了27%,其热管氧化情况与16号坦克油空白试验相似。XPS,SEM等表面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生成含Mo,S,P和O等元素的摩擦化学反应膜,其中Mo主要以+6价形式存在,元素S主要以-2价和+6价形式存在,元素P主要以+5价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钼与硫,磷添加剂的复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钼(MoDTP)摩擦改进剂及其与硫、磷、硫-磷型添加剂复合的抗磨减摩性能。试验表明,经过适当复配后,这类合活性元素的添加剂对MoDTP的抗磨减摩性能均有增效作用,同一类型添加剂的活性愈高,增效作用愈显著。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进行摩擦副表面膜的形貌照相及元素分析,对复合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噻二唑二聚物/丁氧基三乙二醇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噻二唑二聚物/丁氧基三乙二醇复合物。反应物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影响产物作为添加剂加入到润滑脂中的抗烧结性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即n(噻二唑二聚物)∶n(丁氧基三乙二醇)=0.5∶1.0,反应温度125℃时,产率为85%。通过分子模拟、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及N、S元素的含量测定,探讨了产物的结构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噻二唑二聚物与丁氧基三乙二醇的摩尔比越大,在金属表面形成配位的噻二唑环的个数就越多,就会表现出更强的吸附特性,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抗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润滑油添加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极压、抗磨性能,以及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有机硼酸酯和磷酸三苯酯添加剂之间的抗磨协同性能。结果表明,此添加剂体现出了较好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并且与两种硼酸酯都体现出了良好的抗磨协同性能。另外,通过箱热氧化试验简单评价了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应用的研究进展。根据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包括含磷和无磷稀土有机化合物以及纳米稀土无机化合物的许多稀土化合物能非常有效地改进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其中不少品种甚至具有比传统高效极压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更高的性能,因此,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类可克服ZDDP局限性的新型低磷、无磷高效润滑油极压抗磨剂。  相似文献   
6.
用含碳纳米管的快速镍电刷镀液制备了镍/碳纳米管复合纳米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对镀层平均晶粒尺寸、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对镍刷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微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当镀液中碳纳米管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镀层有约16nm的最小晶粒尺寸: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镀层的平均晶粒尺寸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碳纳米管的弥散强化作用导致镀层晶粒细化和结构致密化,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纳米粒子对钢/钢摩擦副摩擦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合成极压蜗杆油、未加油性剂和极压剂的半成品蜗杆油作为基础试验油 ,将超微金刚石粉、纳米铁粒子和纳米铜粒子分别以两种不同质量比分散到半成品蜗杆油中。在 MM-2 0 0型磨损实验机上 ,考察纳米粒子的抗磨减摩性 ,并与传统的油性剂、极压剂进行比较。同时探索应用于钢 /钢副硬齿面的新型抗磨减摩添加剂。试验结果发现 :平均粒径尺寸为 5 nm的超微金刚石粉具有优于传统油性剂、极压剂的抗磨减摩性能 ,可以大大降低钢 /钢副的摩擦 ,减小磨损。但钢 /钢副中不宜使用含有纳米铁粒子的润滑油。  相似文献   
8.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XANES) spectroscopy at the P K‐edge was used to monitor ZDDP antiwear film thickness with rubbing time. Thermal immersion films of varying thicknes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ZDDP and analysed using XANES spectroscopy and the 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technique. P K‐edge XANES edge jumps and (1s → np) peak heights of the spectra were plotted against PIXE mass thickness valu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calibration curves. Antiwear films were analysed using XANES spectroscopy, and average mass thicknesses were extrapolated from the calibration curves. A set of antiwear films 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ZDDP and then further rubbed in base oil (no ZDD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film thickness. A set of antiwear films rubbed in the presence of ZDDP for various lengths of time showed an increase in film thickness, followed by thinning of the film. The decrease in film thickness is believed to be due to wear caused by the ZDDP solution decomposition products acting as an abrasive in the contact reg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 iDDC)与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V7723)、硫化异丁烯(VSB)和非硫磷钼酸酯(MoNO)添加剂的极压和抗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极压和抗磨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B iDDC添加剂在基础油中具有突出的极压性能,并且与V7723和VSB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极压协同效果,但是在抗磨性能上,没有产生协同作用。然而B iDDC和MoNO添加剂复合后,不仅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磨协同作用,而且没有降低油样的极压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混凝土泵车专用可降解液压油的研制.它采用Ⅱ类基础油/加氢精制茶油和聚α-烯烃(即PAO)复合而成的基础油和不含ZDDP的复合添加剂调和而成,具有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抗磨减阻性能,满足混凝土输送泵车各液压系统苛刻的使用要求,延长了换油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