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2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自然界中常见的竹子特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养竹记>里有精辟独到的论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相似文献   
2.
蒋建明 《江苏陶瓷》2007,40(F09):40-40
对自然界中常见的竹子特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养竹记》里有精辟独到的论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由此可见,对于“竹似贤,性秉直,心空虚,节坚贞”等竹的固有本性,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自分其诗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等四类,最重讽喻之作,在其诗集中冠之卷首.宋代词人的接受视域中,最重“感伤”、“闲适”之作.如果说白居易《长恨歌》是将目光投向了家国兴替与李杨悲欢,是以最高统治者为关注对象的,《琵琶引》更多的是诗人自我怜惜,自伤零落栖迟.那么《简简吟》、《花非花》等作品则是以普通女性为关注对象,感伤美好事物易逝.  相似文献   
4.
李莉 《中州建设》2012,(5):56-57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游济源王屋山时的感慨,白居易时任河南尹,故以“老尹”自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在此流连驻足,挥毫泼墨,可见,这里是一处有万年文化积淀、千年道教文化传统的融人文、自然于一体的品位极高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蒋晖 《中国烹饪》2014,(12):14-15
关于冬天,唐朝诗人白居易这样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是冬季雪夜。点一炉火.饮一杯新酿好滔。现代人点一炉火不易.饮一杯则方便得很.不仅方便。雨且花色品种也丰富得多.不仅可饮涵。还可饮汤.一碗暖汤既暖身又暖心。是冬夜幸福指数飙升的秘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
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与庐山交往甚密,过着一种类似隐居的生活。他在三年多的谪居生涯中,庐山自然生态的恬静秀美,使他的精神获得了安慰,因而写下了近六十首颂扬庐山的诗歌。其中,那些咏竹木花卉之类的诗,可谓独具地域和自然生态特色,其生动、形象的艺术构思,不仅提升了自然生态的文化品格,而且还增加了自然生态审美的人文意蕴,深深地寄寓着他的种种复杂情结。本文拟选取其部分诗歌进行分析,探究其与庐山自然生态产生情结的个中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营建过四个园林:渭上南园、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和洛阳履道坊故里园。白氏认为:营修园林是美化环境和社会文化建设的治政之道,游赏园林是陶情怡性,培养高尚情操的社会活动。风景园林的选址和园林景观的塑造要与风景环境有机结合,顺乎自然,师法造化;要重视理水和借景。自然石在园林中有着特殊的美学作用。园林建筑的选址宜近水,尺度宜小,意境宜亲。  相似文献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千多年前,白居易,这位踌躇不得志的诗人,就是在浔阳江畔、庐山脚下、鄱阳湖旁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在这样的季节里咏唱出这首流传千古的词句。语调、词句、意境,对于一个落魄  相似文献   
9.
2007年,陈海澄先生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合作编著的《昌南诗画》,是一部融景德镇历史名人、陶瓷文化、民俗民风、山川景色的诗画集。收录了自唐宋至当代名人在景德镇题咏的诗词,其中有颜真卿、白居易、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佛印、苏  相似文献   
10.
许红敬 《消费电子》2013,(19):82-85
常常喜欢问家人朋友一个问题,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好多人的回答都是杭州。不论是见过,还是没见过杭州的人,心中大都有一个许仙与白素贞的故事,一个笼罩着薄雾的西湖,一摞吟咏西湖与杭州的诗词。杭州因无数传说拥有了浪漫的色彩,因西湖的存在使一切浪漫有了一个厚重的依托,因诗词的流传使一切想象具有了诗意的解说。千年等待白素贞那句"千年等一回"让多少人听得柔肠寸断,西湖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