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5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业化以来,人类大量地开采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海量的CO_2及CO_2当量物质,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消耗了大量的O_2,打破了大气圈碳热氧的平衡状态,使温室效应显著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穿洞、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海啸增多、风暴升级、陆地缩小、沙漠扩张、土地干旱、粮食减产、森林火灾、灰霾肆虐、物种消失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因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极端气候灾难。目前,国内外广泛推行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主要是减少CO_2的排放),忽视了化石能源燃烧释热耗氧的问题。本文对"碳汇草技术"与"减排减碳方法 "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证实了"碳汇草技术"对大气圈碳热氧的平衡作用比林业碳汇、CCS、生物质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天然气发电、核能发电、SAM和TPX等方法更生态、更环保、更经济、更安全、更合理、更优良。  相似文献   
2.
蒋正武  高文斌  杨巧  李晨  任强 《建筑材料学报》2023,26(11):1143-1150
从全球碳中和与可持续混凝土发展角度阐述了低碳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全生命周期的减碳与碳汇核心技术理念.从原材料、混凝土设计、制备、施工、服役及再生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低碳混凝土的三大技术途径——直接减碳、间接减碳及碳汇技术,并分析了每个技术途径下的具体减碳技术路线.综述了混凝土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和准则,阐释了混凝土碳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提出了低碳混凝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开发新型胶凝材料以及碳汇技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146-150
通过调查,发现侗族社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森林与稻田、鱼塘之间的过渡带草地;二是分水岭山脊地带的疏树草地;三是连片森林之中呈带状形分布的防火隔离带草地。这三种类型的基本构成和服务功能在侗族文化的调控下打上了鲜明的人文烙印,并且因地制宜,使不同类型的草地在侗族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相应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佳  邓雅文 《门窗》2013,(1):130-131
"碳足迹"是一种科学计量碳排放的工具,本文通过将"碳足迹"与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追踪"碳足迹"、计算"碳足迹"和减少"碳足迹"对城市规划活动以及营建低碳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一系列约束性要求,从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因此,加快推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有必要开展城市碳排放基本特征研究,分析当前碳排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碳汇资源提升的对策,对城市碳汇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入手,选择高度城市化区域——广东省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全面制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结构.通过核算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掌握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现状与主要排放源,提出有地方特色的减排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森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传统的森林参数测定方法获得的林业基础数据精度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设计采用stm32芯片对智能车的行程进行控制,并搭载基于Arduino芯片控制的激光雷达对林地内的树木进行扫描,从而获得树木的三维点云数据,为林业碳汇等领域获取林分参数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1、《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领导小组会议暨成果汇报会在北京举行(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年6月18日第1版)理事长批注:利用遥感新技术,摸清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有利于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我们在推动地方腐植酸生态大家园(万亩以上)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体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和碳循环变化的重要原因。煤炭开采造成矿区农用地非农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改变碳汇量/价值。本文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87年建矿以来的七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定量研究了矿区不同发展阶段碳汇量/价值变化,并基于2013年、2018年两期数据,应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矿区土地利用及碳汇量/价值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平朔矿区自开采以来的32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大量耕地和草地被转化成采矿用地和建设用地等,与开矿初期相比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39.16%和58.32%,采矿用地、建设用地、裸地面积则分别增加了3.19倍、1.29倍、5.57倍;②1987~2013年碳汇量呈下降趋势,由132.38万t下降为120.85万t,碳汇价值由67 248.83万元下降为61 390.50万元,2013年以后至2018年分别增加到124.03万t和63 009.33万元;③未来10年平朔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基本稳定,耕地、建设用地及裸地面积略有减少,林地、采矿用地面积略有增加;预计2023年和2028年矿区碳汇量分别比2018年增加0.50万t和0.70万t,碳汇价值分别增加254.79万元和355.84万元,矿区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9.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汇CDM项目背景阐述,分析造林再造林碳汇CDM项目的特点与风险,并就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前景以及对中国林业的机遇等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难题。农作物的碳汇功能对气候变化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既是碳源也是碳汇。本文收集整理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作物农作系统的相关碳排放参数,估算了农田碳汇碳源效应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对作物生产系统的碳投入产出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规划、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我国农田碳汇结构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