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9篇
  免费   1337篇
  国内免费   468篇
电工技术   3464篇
综合类   1032篇
化学工业   1758篇
金属工艺   417篇
机械仪表   874篇
建筑科学   653篇
矿业工程   181篇
能源动力   1240篇
轻工业   313篇
水利工程   274篇
石油天然气   496篇
武器工业   90篇
无线电   9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4篇
冶金工业   349篇
原子能技术   268篇
自动化技术   408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804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间歇凝结由于具有过冷水周期性进入蒸汽管并排出的特点而不同于蒸汽直接接触凝结的其他流型,该过程伴随汽液界面瞬时热质传递和强湍流。文中主要从典型周期内凝结汽液界面演变过程、压力振荡以及热量传递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述,就间歇凝结的时空演变而言,可大致分为5个典型阶段,即汽泡增长、汽泡破裂、过冷水被吸入蒸汽管、管内凝结以及蒸汽再次喷出。在压力振荡方面,间歇凝结压力瞬变从负峰值开始后进行正弦波动,并具有低频高振幅的特性。目前,关于汽液界面瞬时传热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之相关的界面传热系数大多通过简化模型获得。此外,在展望部分还对微通道条件下间歇凝结在电器元件高效散热领域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化工》2019,(5):93-95
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带换热预转化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即利用一段蒸汽转化炉出口高温转化气的显热代替部分燃料气为转化反应提供热量,对进入一段蒸汽转化炉前的混合原料气进行预转化,可大量减少一段蒸汽转化炉所需燃料消耗并大量降低副产蒸汽量,由此达到提高轻烃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涂覆导电碳黑尼龙平纹布(以下简称为导电布)的表面形貌、电热性能及其在采暖过程中的换热过程。结果表明,导电布的表面均匀附着着导电碳黑颗粒;导电布的升温速率快,且其表面温度和功率密度存在线性关系;以导电布为热源的封闭测试小室内温度均匀,辐射换热量占总换热量中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气泡泵注气对液态金属流动的影响,并拟合出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摩擦系数关系式和换热特性关系式。结果表明:采用气泡泵注气能有效提升铅铋合金的质量流速;相同Reynolds数下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摩擦系数大于由布拉休斯公式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液态铅铋合金对流换热过程中,导热项占主导地位,并且Nusselt数随Peclet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高静娜  李强  高颖  李建辉  王葛 《钢铁》2019,54(10):66-71
 大直径厚壁气瓶内部淬火时的流动换热过程极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研究气瓶内部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改善流动换热效果、提高产品组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914 mm厚壁气瓶和瓶内流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等效流 固耦合模型;采用多喷嘴系统对气瓶内外进行喷水淬火,研究了气瓶总长、喷水流速及淬火时间对瓶内压强及内壁温度的影响,通过间歇淬火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发现,气瓶长度对瓶内压强和瓶壁温度的影响显著,喷水流速次之,当喷水流速大于8 m/s后,水量对瓶壁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气瓶内壁长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别随气瓶总长的增加和淬火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基本不受喷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静电微量润滑(Electrostatic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EMQL)技术可显著提高荷电润滑液滴在加工区域的润湿、渗透和沉积性能,改善气雾的润滑冷却能力,降低切削环境油雾浓度。在构建静电微量润滑切削加工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EMQL下荷电电压对润滑油液滴粒径、分布、润湿性和沉积性的影响。研究了EMQL的稳态换热能力,加工环境油雾浓度和切削性能。最后通过刀具磨损分析,揭示了EMQL切削加工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荷电后润滑油液滴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润湿和沉积性提高。与传统MQL比较,EMQL下的切削温度降低了~14%,环境油雾浓度减小了~8%,刀具磨损下降了~37%,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了~28%。EMQL加工时,润湿渗透性能改善的小粒径润滑油液滴易在刀具-工件接触面吸附,渗透和铺展,利于切削界面的润滑与换热,车削加工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向宏 《中氮肥》2015,(2):15-16
介绍多单元造气工段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实现煤气与软水、蒸汽换热的具体方法,所取得的显著效益,以及使用热管换热技术时在设备及操作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不同的振频和振幅条件下找出三种典型的漩涡脱落模式,即2P、2S以及P+S模式,并在(A/H,V_∞/fH)平面上画出了旋涡脱落模式的分布图,寻找漩涡脱落规律。方法:通过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Re=2 300、无量纲振幅A/H=0.5~2.0、无量纲振频fH/V_∞=0.03~0.2时,观察烟线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是否一致,随后再通过热线测量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实验的准确性。结果:找到了三种漩涡脱落模式的典型工况,还发现了较为少见的模式,即2P+2S模式,四种模式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随着板振幅和振频的改变,漩涡脱落模式也不断改变,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验时的真实情况,可以为之后研究横向振荡板的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力工程车牵引变流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直流侧振荡现象,提出一种直流侧电压稳定控制的方法,提取多重可能影响直流侧电压的振荡因素,通过前馈补偿到转矩来抑制振荡。文章通过仿真模型及实际系统运行,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系统振荡。  相似文献   
10.
主要就溴化锂吸收式大温差复合式热泵机组的循环原理及换热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制取大温差的热媒水,减小管网流量,降低管网投资,并深度利用蒸汽,实现节能减排。相关的换热设计计算为溴化锂吸收式大温差热泵机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