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516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22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混合二甲苯中回收对二甲苯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沸石分子筛进行吸附,吸附后的产品用溶剂解吸和用蒸馏回收。日本NGK工业公司推出的新方法可望削减一半的投资费用。 NGK公司开发了新的沸石分子筛膜(称为MFI型分子筛),通过分子尺寸大小从其它二甲苯异构体中分出对二  相似文献   
3.
位于休斯敦的GTC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的新工艺。在常规的PTA生产工艺中,先将对二甲苯氧化为粗对二甲酸(CTA),然后,在水溶液中加氢提纯。加氢过程将主要杂质4-对羟基苯甲醛(4-CBA)转化为对甲基苯甲酸,该产物更容易从对苯二甲酸中分离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二氯丙烷(DCP)与二甲苯在混合金属氯化物催化剂(HD90)作用下合成二(二甲苯基)丙烷,生产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在60—80℃的温度下,二甲苯与二氯丙烷摩尔比为6∶1,HD用量50克/摩尔DCP的条件下反应5—6小时,二(二甲苯基)丙烷的收率可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芳烃装置二甲苯系统在加工外购混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乙苯积累问题,依据C8芳烃异构化反应的机理、热力学及动力学的论述,分析乙苯积累的原因,找出解决乙苯积累的对策,为指导芳烃装置的正常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The catalytic system for oxidizing para-xylene to pure tereph- thalic acid (PTA)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PTA unit, and all major PTA technology licensers keep completely confidential the oxidation-related process technology. Till now Chinese producers have not yet adopted the novel oxidation co-catalyst for manufacture of PTA. For this reason, SINOPEC has set up a project on R&D of novel co-catalyst for oxidation of para-xylene, and the development work is jointly performed by the chemical plant subordinated to Yangzi Petrochemical Company (YPC) and YPC's Research Institute.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
为充分挖掘装置潜能,最大化增产二甲苯,本文研究了原料性质的影响,确定了二甲苯塔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二甲苯塔温差为24~28℃、塔顶压力为0.48~0.49 MPa时,二甲苯塔分离效果最好,二甲苯产量最高。原料变重而C8组分含量未增大时,将增大二甲苯塔的分离难度,不利于增产二甲苯。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21,48(11)
目的:通过小鼠下肢缺血预适应0~4天,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影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水肿的量效关系。方法:昆明种小鼠分五组,每组11只。用棉线绳捆绑小鼠大腿上部5分钟再松绑5分钟进行重复短期缺血再灌注,三回合完成一次缺血预适应。各小组分别进行0~4天RIPC,每天一次。4天后利用二甲苯致炎作用观测小鼠耳廓的水肿值。结果:与对照组(RIPC 0天组,14.5±8.61 mg)相比,实验组(RIPC1-4天组:11.9±8.12 mg;7.0±8.49 mg;4.9±4.91 mg;0.6±2.99 mg)均可使小鼠耳廓水肿值降低,自2天组开始RIPC降低水肿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C次数与抑制小鼠耳廓水肿度之间线性关系明显,相关系数为(-0.9938)。结论:RIPC可减少二甲苯性小鼠耳廓水肿值,且实施的次数与水肿值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RIPC1-4天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之间有量效关系,累积效应明显,四天的RIPC便几乎可以达到减轻水肿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探索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包括搅拌温度、干燥温度、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对二甲苯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其它制备条件(搅拌温度为60 ℃、干燥温度为60 ℃和煅烧时间为3 h)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煅烧温度(温度分别350、450和550 ℃),比较3种二甲苯氧化难易以及不同煅烧温度下氧化同一构型二甲苯的差异。整体而言,煅烧温度为350 ℃的催化剂性能最佳。邻、间和对3种二甲苯完全氧化的温度相差约15 ℃,其中,邻二甲苯最难氧化,完全氧化需260 ℃,间二甲苯次之,对二甲苯最易氧化。与此同时,利用XRD、XPS、N2吸附-脱附和H2-TPR等表征手段来分析煅烧温度造成3种不同构型二甲苯氧化程度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作为光敏基团的光敏酚醛环氧树脂的制备工艺的优化,包括溶剂的选择、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甲基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发现,使用甲苯替代二氧六环作溶剂、二甲苯胺替代溴化季铵盐作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95℃时,酯化反应在4h之内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