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1篇
轻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2.
《广东化工》2021,48(7)
目的:以凹土作为药用载体,将黄芩提取物制成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均质分散法,以不同配比将凹土加入黄芩提取物的乙醇溶液中,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对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分析,并测定其溶出度。结论:黄芩提取物与凹土比例为1︰10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效果最好。表明以凹土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且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聚乙烯醇(PVA)缩甲醛交联反应制备的凹土/PVA多孔载体,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丰富、挂膜启动速度快、附着生物量大等特点,应用于生物流化床处理有机废水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20d挂膜启动试验表明,在凹土/PVA多孔载体投加量(堆积体积)为曝气区容积20%的条件下,模拟废水进水COD1000~3000 mg/l,进水COD负荷不超过8.7kg·m-3·d-1时,COD去除率可保持90%以上。对氨氮也有较高的去除能力,进水氨氮浓度100 mg/l以内,停留时间为12 h时,稳定运行时氨氮去除率可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复合活性剂对凹土粉末进行改性处理,通过SEM和XRD分析粉末的组分变化,对改性凹土制备的金属表面复合涂层悬浮剂流变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72 h后悬浮剂的悬浮率达到96%,在剪切速率作用下,悬浮剂具有较好的剪切粘度和应力,能够形成网络状结构,保证悬浮剂稳定性。经过1 000℃×2 h热处理,悬浮剂能够在碳钢表面覆盖复合涂层,碳钢的脱碳层深度只有0.05 mm,较好的抑制碳钢高温脱碳氧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处理含氟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对凹凸棒石黏土的热处理及纯化改性方法,利用改性凹土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热改性条件及纯化凹土在不同pH值、凹土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下对氟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改性凹土和纯化凹土对含氟量高达100mg/L的废水都有较好的处理能力,氟离子去除率可达93.68%以上,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许可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淮安盱眙县玖川粘土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凹土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营。这是盱眙围绕科技创新打造“中国凹土之都”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以盐酸活化凹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Mo掺杂Mn Ox/凹土复合材料(Mo-Mn-ATP),并经负载Mo/Mn Ox后冻干-焙烧变温致孔处理。采用SEM、EDS、FT-IR、XRD及N2吸附-脱附比表面、孔径结构分析进行表征,并在烟气180℃下考察脱除Hg0的效果。结果表明,制得的Mo-Mn-ATP复合材料,在保持凹土原有晶体结构的基础上,随着Mo/Mn摩尔比的减小,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复合材料在180℃对Hg0的脱除性能比酸改性凹土高,其中Mo(1)-Mn(3)-ATP(10%)复合材料的去除率最高,在200 min内Hg0的去除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8.
严群芳 《化工时刊》2007,21(9):32-33
用纳米SiO2包覆凹凸棒石粘土(简称凹土)填充聚丙烯(PP),经表面处理的凹凸土粒子既具备微米粉体的结构和性质,又具有纳米微粒的优异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填充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并优于有机化表面处理的填充试样。经处理过的凹土在PP中的填充量也增加了,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纯超细凹土制备的分散剂筛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分散剂协同超声水热法可以同时实现凹凸棒石粘土(下简称凹土)的纯化和超细化。实验比较了六种分散剂制备高纯超细凹土的效果,综合考察认为,六偏磷酸钠为制备高纯超细凹土的最佳分散剂。在六偏磷酸钠协助下,超声水热处理后的凹土粒度d90达4.7μm,白度由原来的45提高到87,X衍射实验表明凹土纯度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凹土纤维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摩擦改性剂,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对碳钢摩擦副的润滑及原位修复作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纳米压痕仪(nano-indenter)对自修复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纳米凹土纤维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且与载荷和速度的匹配有关;在50 N、1.0 m/s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58%和81%。凹土纤维参与了摩擦表面复杂的理化作用,诱发形成了较为均匀连续的"多孔"修复层,厚约1.52μm;表面较为光滑平整,主要由Fe、C、O、Si及微量的Mg、Al元素构成,具有较高的纳米力学性能,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