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2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9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耀棠 《纺织学报》1996,17(6):59-59
植绒产品应用的范围是很广的,不论什么材料都可以利用植绒法加工处理,如金属、木材、瓷器、纺织品、纸张或人造纤维等。每一种素材都可有个别的粘合剂和合适的绒毛互相配合。现今市场上已有多种多样的粘合剂和绒毛以作不同的用途。而单宁酸使用在绒  相似文献   
2.
3.
李秀洁  刘新元 《当代化工》2021,50(4):868-872
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吸附法被认为是去除抗生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中通过简单将单宁酸(TA)与Fe3+在溶液中混合,方便快捷地获得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金属-多酚络合物(MPN),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此法制备的MPN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四环素的最大平衡吸附能力可达329.5 mg·g-1.  相似文献   
4.
凹凸棒石粘土经酸化、水热晶化合成MCM-41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XRF、XRD、SEM、TEM、FT-IR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模板剂和NaOH浓度、晶化温度和时间对MCM-41分子筛合成的影响以及氨基改性后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10%、NaOH浓度为0.4 mol/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96h时,所得MCM-41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最大的比表面积。氨基改性可有效提高MCM-41分子筛对单宁酸的吸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0mg/g。  相似文献   
5.
通过A2+B3一步法及缩聚反应分别制备生物质超支化聚合物 (CTMTA)和没食子酸环氧树脂(GAER),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没食子酸环氧树脂(GAER)/甲基四氢苯酐(MTHPA)/2?甲基咪唑(2?MI)/ 超支化聚合物 (CTMTA)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仪(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等试验,研究了CTMTA 含量对GAER/MTHPA/2?MI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TMTA的加入能提高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降低复合体系的固化温度。当CTMTA含量为1.5 %(质量分数,下同)时,GAER/MTHPA/2?MI/CTMTA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吸水率分别比GAER/MTHPA/2?MI体系提高了33 %、37 %、47.6 %和45.5 %。GAER/MTHPA/2?MI/CTMTA复合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参数为110 ℃/20 min。  相似文献   
6.
易爱华  黎雪芬  李文芳  杜军 《电镀与涂饰》2014,(12):519-523,543
在含有Ti/Zr的处理液中加入单宁酸、有机缓蚀剂和硫酸锰,在铝合金基体上得到了耐蚀性能优异的金黄色转化膜。研究了处理液各组分对转化膜外观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成膜的最佳工艺为:H2TiF6 7 g/L,H2ZrF6 1 g/L,F-3 g/L,单宁酸7 g/L,硫酸锰5 g/L,有机酸缓蚀剂2 g/L,pH 4.9,成膜时间10 min。研究表明,单宁酸和H2TiF6是转化膜着色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由最佳工艺得到的转化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是铝合金基体的1.3%,耐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钽铌矿中钽铌的含量高低不一,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目前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由于仪器检测范围有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测定含量高的样品时结果往往容易偏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很难达到要求,因此本文采用常规的重量法测定。本法运用过氧化钠熔融,盐酸酸化后,加入单宁酸沉淀溶液中的铌钽钛,沉淀过滤后经过1000℃马弗炉灼烧至恒重,即得铌、钽、钛氧化物的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钽和钛的含量,通过差减法用铌、钽、钛的含量减去钽和钛的含量,即得铌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测定钽铌矿中Nb>20%,Ta<20%的钽铌矿样品,有效提高了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且可靠。  相似文献   
8.
配制浊度为(50.0±0.50)NTU的粘土悬浊液作为试验原水,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探讨在投加植物多酚单宁酸前、后混凝沉后水的剩余浊度、pH、Zeta电位、溶解性有机物浓度、残余铝的变化规律;同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混凝条件下的絮体进行了形态观测分析,进而阐述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存在有机物单宁酸会使PAC的混凝效能变差,而且这种影响与单宁酸的浓度呈正相关,不仅增加了所需混凝剂的量,而且改变了水中颗粒物的带电特性、降低了颗粒的Zeta电位、增加了胶体颗粒的稳定性。单宁酸对PAC混凝过程中生成絮体的宏观形态和微观形貌都有一定的影响。若原水中含有单宁酸,当PAC投量不足时难以形成絮体,而投加足量的PAC时,单宁酸能起到吸附架桥的作用,吸附、包裹无机颗粒一起凝聚,生成大而密实的絮体,絮体显微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亲水层。  相似文献   
9.
在碳酸钠碱性体系中,采用等摩尔递变光度法测定了单宁酸与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组成比为2:1,条件配位稳定常数lgK’=10.2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00 nm;同时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单宁酸与铁离子的配位稳定常数lgK=25.54;文中对二者在数值上的差异作了分析,其中配体酸效应系数2?lgαHL=13.1,铁离子水解效应系数lgαFe=2.22。  相似文献   
10.
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为了阐明二者之间的作用方式,实验利用差热-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单宁酸(Tannic acid,T)对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结构的影响。红外光谱表明,酪蛋白酸钠和单宁酸相互作用后,其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相应地减少,α-螺旋、无规则卷曲结构增多;荧光光谱说明,T的加入可以使SC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由荧光强度变化速率和单宁酸的浓度的双对数回归曲线得出了T和SC的结合常数KΛ=1.30×103 L/mol,结合位点数n=1.20;热重和差热分析表明,单宁酸-酪蛋白酸钠复合物(T-SC)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了20℃,变性温度升高了86℃。分析实验结果:单宁酸的存在使酪蛋白酸钠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增大,链段移动受阻,形成更大的立体网状结构,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