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4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9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红曲霉酯化能力的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国内白酒界对红曲霉是否具备酯化能力存在分岐,为了提高白酒质量,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利用微生物和酶工程技术,对我厂红曲霉的酯化能力作了一系列探讨试验。我们的试验是从本厂大曲中分离、纯化红曲霉的微生物菌种开始,并按制曲工艺制成曲种,加入到酸醇溶液中...  相似文献   
2.
3.
5 腐乳生产用微生物5.1 微生物的特点及作用5.1 .1 微生物的特点在生物界中有一大类体形极小、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体 ,称为“微生物”。他们个体通常是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 ,构造也极简单。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具有分布广、种类多、体积小、繁殖快、易变异等特性。5.1 .1 .1 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在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温带、热带、寒带、油井、矿山、盐湖、植物、动物和人体内外 ,都有微生物存在着。特别土壤是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 ,因为土壤营养丰富 ,水分适宜 ,温度变化不大等条件 ,…  相似文献   
4.
米曲霉菌丝球对铅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米曲霉菌丝球形成的规律以及米曲霉菌吸附重金属的效果,对米曲霉呈球状生长和用此菌丝球吸附水溶液中的铅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液pH为4.5、孢子悬液浓度为107个/mL、表面活性剂吐温80浓度为0.3%和摇床转速为150r/min,加絮凝剂浓度为万分之四的条件下,于27℃下培养3d,形成的直径为1.5~1.7mm的菌丝球光滑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Pb2 吸附能力最强。用0.2mol/L的NaOH处理该菌丝球,对铅溶液的吸附率达到了95%以上。表明用该菌丝球吸附水溶液中的Pb2 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米曲霉对牛乳进行发酵,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对其在牛乳中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4%,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180r/min时菌丝体干重可达到最大.此外测得最大菌丝体干重时的蛋白质分解率可达35.6%.  相似文献   
7.
以糯米为原料,采用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保健米酒,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其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2,接种量为10%,温度为25℃,初始pH 5.0,发酵时间为8 d.研制出的红曲酒色泽鲜亮,酒香浓馥幽雅,协调悦人,集风味、色泽及口感于一体.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的分离及其红曲米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红曲霉菌的性质,用双抗淀粉培养基从红曲米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红曲霉菌株(Monascus FMI),用该菌种生产的红曲米色泽为紫红色。总色价为1430U/g。  相似文献   
9.
曲霉毒素A(OTA)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如何有效清除OTA污染是提升食品安全品质的重要手段。目前OTA降解方式中生物降解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而生物降解研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安全降解菌株仍是稀缺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OTA降解率达75%且鉴定为食品发酵生产中常用的米曲霉菌株M30011,随后对其降解OTA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经单因素分析选取其中影响显著的初始p 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降解条件。优化后该菌对OTA降解率达94%,产酶周期由8 d缩短至3 d,缩短62.5%。该菌本身应用安全性高且优化后具有降解率高、降解周期短等特点,研究结果为该菌在食品发酵领域采用生物降解方式消除OTA污染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型耐酸性α-淀粉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了产生耐酸性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多考贝融合基因而获得的白曲酶基因工程菌株TR12作为试验菌株,分别在摇瓶条件下和2L通气发酵罐上进行耐酸性α-淀粉酶的液态发酵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A3B3C2D1,即玉米粉4%,玉米浆1.5%,黄豆粉2%,麸皮4%,摇瓶产酶活力81.69u/mL,2L发酵罐的产酶活力达到了83.6u/mL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