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20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郭勇  冯艳文  王荷芳  施泽涛 《电镀与涂饰》2021,40(14):1145-1150
为探索废弃烟秆改性后得到的烟秆碳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H、烟秆碳化材料投加量、反应时间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烟秆碳化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烟秆碳化材料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烟秆碳化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pH 6,吸附剂投加量2 g/L.对于100~4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平衡时间为60~360 min.烟秆碳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636.9 mg/g.  相似文献   
2.
江雪 《四川化工》2007,10(2):51-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前开始在南部约2万亩耕地上种植适宜于制造燃料乙醇的甜高粱,这意味着当地生物质能源开发步伐进一步提速。刚刚启动的甜高粱制乙醇项目由莎车县与浙江浩淇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据介绍,年产300kt的甜高粱秸秆制取无水燃料乙醇项目将在5年内建成,莎车县4个乡镇将种植约2万亩适宜工业利用的甜高粱,总投资12.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使农户每亩增收150~200元,并带动当地3500多人就业。目前,新疆有后备土地资源4000余万亩,如果将其中的1000万亩作为甜高粱种植基地,可以生产出纯度95%的乙醇2.8Mt,进而生产乙烯2Mt,而这些产品如果从原油中提取,则需要6Mt原油。  相似文献   
3.
对SFP-AQ法(亚硫酸钠和甲醛-蒽醌)预处理麦秸秆酶解五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主要为木糖)的得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糖得率随着预处理中Na2SO3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其质量分数为12%时木糖得率最高;木糖得率随着酶用量的增加而迅速升高,但当酶用量超过20 FPU/g时,提高缓慢;木糖得率随蒸煮最高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较适宜的预处理和酶解条件分别为:蒸煮最高温度160℃,保温时间2 h,Na2SO3用量为12%,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纤维二糖酶3种复合酶用量为20 FPU/g.此时,酶解木糖得率可达到17.5%,酶解木糖对麦草原料中木糖的转化率为84.9%.  相似文献   
4.
天然与浸泡SH胶麦秸秆微结构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然、不同浸水时间、不同浸胶时间及浸胶后浸水不同时间麦秸秆的横断面的微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Leica QWin5000图像处理系统对SEM照片进行了微结构参数的统计.对麦秸秆微结构孔隙的等效直径、平面孔隙率和面积比三个指标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麦秸秆组织疏松,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浸水膨胀使其孔隙增大;SH胶可有效地渗入麦秸秆孔隙内,并附着在表面上,填充了孔隙,使孔隙面积减小;SH胶对麦秸秆的吸附和补强作用具有不可逆性,浸泡SH胶能有效地增强麦秸秆的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三唑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与防治小麦锈病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云德  王积涛 《农药》1997,36(7):6-10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唑类化合物结构与防治小麦锈病活性的关系,并建立了构效关系式。对该系列化合物结构的变化对其生物性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设计高活性化合物的可能结构要求,并将研究结果用于实际化合物的设计中,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玉米秆、棉花秆、地瓜蔓等不同种类纤维素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倍率的吸水树脂。研究了农作物秆与食用淀粉不同比例含量及不同的吸水体系(包括吸去离子水、自来水及雨水)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棉花秆与丙烯酸的接枝产物吸去离子水850多倍,用玉米秆/地瓜淀粉混合物制备的接枝产物吸自来水和雨水分别为550多倍。这对玉米秆、棉花秆及地瓜蔓等富含纤维素农作物秆的深加工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赵旺初 《发电设备》2006,20(5):362-362
2005年12月16日我国首台秸秆混燃发电机组——枣庄华电十里泉发电厂5号机组正式投运。该机组属老机组改造的秸秆和煤粉混合燃烧发电项目,2005年5月开始改造,投资8357万元,引进丹麦秸秆发电技术。在锅炉原有的系统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原5号机组增加2台热负荷30MW的秸秆专用燃烧器,并对风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高粱秆为原料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最佳反应条件是: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物料浸泡时间3 h,m(硝酸):m(高梁秆):m(催化剂)为2.1:1:0.002,氧化水解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65℃.此条件下,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76.0%.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利用生物质材料,研究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及其影响因素,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不同灌溉周期(3天浇一次水、14天浇一次水、不浇水)对工业大麻秆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中,随着生长期延长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呈增加趋势,晶胞尺寸呈减小趋势;不同灌溉周期对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和晶胞尺寸影响显著(P≤0.05);纤维素的物理结构在纤维细胞壁不同层次中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糖料》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协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甜菜、甘蔗、甜叶菊、甜高粱等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