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对免疫低下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12),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红茶菌饮料低剂量组、红茶菌饮料中剂量组和红茶菌饮料高剂量组;经环磷酰胺造模之后,饲喂13天,断颈处死;以小鼠的体重、NK细胞的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IL-2、IL-6和IFN-γ等细胞因子相对于内参基因的表达量为指标,研究红茶菌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提高作用。结果: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体重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加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鼠肝癌细胞(H22)的杀伤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红茶菌饮料剂量组对于IL-2、IL-6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红茶菌(Kombucha)是一种以糖茶水为主要发酵基质,经酵母、醋酸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菌群代谢所形成的天然保健饮料,因其抗氧化、降血糖、抑菌等生理活性而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消费者喜爱。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红茶菌的感官品质和功能性组分差异与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总结了红茶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发酵机理、红茶菌中促进特征风味和益生物质生成和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功能性微生物,以及当前红茶菌研究的局限性,以期为更好地挖掘和探索我国特色红茶菌微生物资源对产品风味和益生功能的作用,并为我国红茶菌高价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主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产地红茶菌中分离筛选优良乙酸菌和酵母菌为发酵菌株,以大别山区黄大茶为主要原料,加入草莓果汁液,开发草莓味黄大茶发酵饮料。通过发酵工艺优化和产品调配等手段,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发酵菌株为乙酸菌DZ-001和酵母菌LN-001、接种体积比为2∶1、总接种体积分数为5%、起始pH值为5.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2 d、草莓果汁添加质量浓度为4.66 g/L、结晶糖浆添加质量浓度为5.08 g/L、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添加质量浓度为0.20 g/L、VC质量浓度为0.02 g/L、D-异抗坏血酸钠质量浓度为0.03 g/L、草莓香精添加质量分数为0.1%。  相似文献   
4.
周艳  谭丽丽  唐欣昀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4):255-257,260
实验采用纯菌种培养红茶菌研究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合成量及产率,所用的菌株为汉逊氏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CGMCC1671)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1670),所用培养基为糖茶水培养基。研究了碳源、茶叶种类、茶叶用量、种龄、温度和装液量等6个因素对红茶菌合成BC的影响。静止培养22d后测BC的产量和产率。结果表明红茶菌合成BC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茶叶种类为绿茶,最佳茶叶用量为4g/L,最佳种龄为60h,最佳温度为30℃,最佳装液量为250mL的三角瓶中装75mL的培养液。这些最佳参数和红茶菌的培养相一致。纯菌种培养红茶菌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高品质及高产量的BC和高品质的红茶菌饮料。  相似文献   
5.
红茶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发酵饮料,因其具有的特殊风味和功效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演替和功能代谢对红茶菌生物活性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红茶菌微生物组成、代谢产物和化学物质组成,以及红茶菌发酵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红茶菌微生物代谢途径、生物活性和发酵工艺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条件对红茶菌发酵酸度和成膜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茶菌是一种由醋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发酵得到一种共生体。本文利用传统红茶菌膜作为发酵剂,探讨了不同茶汁浓度、碳源、氮源、起始pH值、不同离子强度和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对红茶菌发酵最终pH值和菌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和蛋白胨的加入、浅盘培养对发酵成膜有显著增长效果,而最终pH值的变化与膜形成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杜风刚 《中国酿造》2006,(11):60-61
对采用红茶菌与AS1.41醋酸菌多菌种进行液态发酵生产保健红茶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醋酸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加入红茶菌的发酵成熟醋液中总酸提高了4.3%,有机酸提高了10.6%,酯类含量提高了24.6%。  相似文献   
8.
胡民强 《茶苑》2005,(1):42-42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茶叶和咖啡一直是世界上人们最喜爱的两大饮品,而茶叶则更是国人每日开门七件生活事之一,必不可少!在茶叶从悠远的古代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社会上曾一度出现过以红茶为原料制成的名字非常之好听的茶叶饮品——“红茶菌”。  相似文献   
9.
以红茶、玉米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红茶茵的培养方法,开发出既含有玉米中丰富的氨基酸又兼具红茶茵特殊保健作用的发酵茶饮料。研究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糖化物10%,茶叶0.4%,接种量15%,发酵温度30℃,发酵成品的终点pH2.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红茶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红茶菌的菌种分离鉴定、发酵机理研完、抑菌特性、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