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3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蓉  彭玲  薛超  卢凤美  刘东璞 《广东化工》2022,49(4):99-101
肝损伤(liver injury)是指基因遗传或外部原因诱发的肝脏功能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恶心、黄疸、疲乏等,严重者将出现肝功能衰竭,致死风险极高.在交通肇事、暴力犯罪及意外事件中,肝由于体积大、位置固定、质地脆弱、血运丰富等原因,往往是最容易发生损伤的器官之一,肝损伤后的死亡率可高达10.5%~25%[1].随着时间的变化,肝损伤的程度、病理改变、GM-CSF等相关细胞因子及CBS等相关酶的表达水平也会进一步变化.肝损伤后,由于肝内部环境稳态的破坏,器官的状态、结构、各种蛋白的转录水平、蛋白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水平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定性定量地分析这些变化,找到时间相关性强的特异性指标,对于指导法医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中,通过肝脏损伤及病变程度的改变,明确肝损伤病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有利于判断事件或案件性质,并有助于进一步对责任方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甘草纤素对实验动物化学性肝损伤保护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秀举  李美仙  吴玲 《食品科学》2003,24(8):140-141
目的:了解甘草纤素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进行。并比较四氯化碳染毒后第48h和第5d处死动物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肝损伤模型对照组比较,染毒后第48h,甘草纤素的二个剂量组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也有显著降低(p<0.05)。受试物的高剂量组可改善肝细胞的退行性变,且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肝细胞坏死(p<0.05)。结论:适量甘草纤素对CCl4所致动物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由物理、化学或中毒性损伤等因素所导致骨骼肌破坏产生的肌肉细胞毒性物质(肌红蛋白、肌酸激酶)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癫痫持续发作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并不多见,现将本院诊断的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并发横纹肌溶解征致急性肾损伤1例进行报道。1病历资料患者,男,34岁,于2017年1月17日凌晨5时许突  相似文献   
4.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是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其来源丰富,容易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2001年被发现以来,ADMSCs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近年来,利用ADMSCs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替代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ADMSCs的生物学特性、分化潜能及其在肝损伤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7):39-44
目的:研究藏药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胃溃疡、抗肝损伤作用,初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消炎痛致小鼠胃溃疡模型考察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的抗胃溃疡作用;采用刀豆蛋白A(ConA)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考察渣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抗肝损伤作用。结果:渣驯及其水萃取部位、正丁醇部位能明显降低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小鼠的溃疡指数(P<0.05),能够明显降低ConA所致的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含量(P<0.01)。结论:藏药渣驯及其水萃取部位、正丁醇部位可能为渣驯治疗胃溃疡和肝损伤的有效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1455-1457
目的:观察芪术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抗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芪术益肝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用自来水2.5 g·kg-1灌胃;联苯双酯组用12 mg·kg-1的联苯双酯灌胃,芪术益肝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含1 000 mg·kg-1、500 mg·kg-1、100 mg·kg-1的芪术益肝胶囊内容物的水溶液灌胃,各组均灌胃10 d。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转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指标。结果:芪术益肝胶囊能够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及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抑制TNF-α及IL-6释放。结论:芪术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2649-26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谷胱甘肽片、甘草酸二胺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2.22%(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合并丙肝所致肝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杞枣养肝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采用56°二锅头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灌服杞枣养肝颗粒混悬液、护肝宁片混悬液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于第5 d后开始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以及大鼠肝匀浆中的MDA、SOD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各给药组大鼠肝组织切片病理组织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对照,杞枣养肝颗粒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护肝宁片对照组血清中AST、ALT水平及肝匀浆中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匀浆中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阳性对照组、杞枣养肝颗粒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对抗56°二锅头。杞枣养肝颗粒能明显降低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中AST、ALT水平及肝匀浆中MDA水平,升高肝匀浆中SOD水平,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合病理切片说明此中成药能改善肝损伤细胞的结构、形态、炎细胞浸润程度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甘利欣甘草酸二铵胶囊(GLX)、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通过四氯化碳处理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TP)、肝纤指标(PLD、TGF-β、HA)、内毒素(LPS)和炎症因子(TNF-α、IL-6)的含量;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同时,对不同处理组进行肠道菌群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组比较,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造模前后血清中TBIL、TP水平无明显差异;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保护组TGF-β1(P<0.01)、PLD(P<0.01)、HA(P<0.05)指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比较,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造模前后血清IL-6、LPS水平差异不显著,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极显著降低TNF-α水平(P<0.01);病理观察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和GLX处理组肝组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菌群分析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保护组EMB、EC、KV、CD数量降低,TPY、MRS增高;结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和GLX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在抗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肝纤维化、降低炎症和内毒素水平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饮用酒和食用酒精暴露诱导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的损伤效应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将30只雄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酒处理组和食用酒精处理组,每组10只,灌胃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ROS、MDA、SOD)、自噬反应(LC3B、Beclin-1)和细胞凋亡(Bax、Bcl-2、P53)等相关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饮用酒处理组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MDA水平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B的表达增加;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加,Bax/Bcl-2的比值上调,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呈上升趋势;食用酒精处理组呈现相同的变化,且趋势更明显。结果表明,饮用酒暴露可能通过刺激小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的发生,进而引起细胞自噬和凋亡;与饮用酒相比,食用酒精对小鼠肝脏组织的损害效应更为明显,提示饮用酒中某些物质可能对小鼠肝脏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