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6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电工技术   477篇
综合类   882篇
化学工业   776篇
金属工艺   465篇
机械仪表   500篇
建筑科学   1006篇
矿业工程   931篇
能源动力   106篇
轻工业   676篇
水利工程   352篇
石油天然气   575篇
武器工业   127篇
无线电   3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2篇
冶金工业   720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34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选取先增后甩工况作为最高涌浪的控制工况,分别采用解析法和基于特征线的数值仿真法,对比分析了最高涌浪的发生条件及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法考虑了导叶启闭规律的影响,相较于采用流量突变模型的解析法,调压室水位波动发生滞后,更准确地模拟了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过程;导叶启闭规律越长,工况转换越多,则滞后时间越久,但几乎不影响调压室的涌浪极值;2种方法共同验证了先增后甩工况的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的Z-V曲线相切时刻,相应产生的调压室涌浪最高;数值仿真法由于发生叠加工况时流量为渐变,因而切点的发生时刻在Z-V曲线上产生后移,但2种方法的调压室的涌浪极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本文论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中医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指出了进行同行优势能力评价的意义,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给出了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得出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同行优势能力评价的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5,(9):316-319
运用集对分析、灰色绝对关联分析、非线性相关系数Rc和面积差值4种方法,基于AHP法建立拟合度计算模型,计算煤层气井历史拟合程度,以期提高产气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及非常规储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关系到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压后渗流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所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求解方法,指出了不同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7.
8.
9.
基于再生塑料,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包装设计及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将再生塑料包装设计分成包装结构设计类、包装装潢设计类、包装材料选择类等;将问题分解,形成不同组成因素;根据因素间隶属关系,形成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再生塑料的包装设计应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包装设计具有合理性,且与产品质量完全配合,才能够加强自身竞争力。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再生塑料包装评价方法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