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分离方法影响锥栗淀粉分离组分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方法对锥栗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微观结构、碘亲和力、蓝值、平均聚合度(DP)、平均链长(CL)和摩尔平均链数(NC)影响较大;与锥栗原淀粉相比,三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结晶度均出现下降;分离方法对锥栗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结晶相的晶型及它们与碘形成复合物的λmax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湿热处理对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回生的影响。经湿热处理的锥栗原淀粉、支链淀粉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回生吸热峰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F)按湿热处理温度80、180、140和110℃递减,经湿热处理的锥栗直链淀粉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TO、TP、TF和吸热焓(ΔH)则按湿热处理温度80、180、110和140℃递减;经湿热处理的锥栗淀粉中间成分在冷藏相同时间后的TO、TP、TF和ΔH以80℃湿热处理时为最大,110、140和180℃湿热处理时的基本没有变化。经湿热处理的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凝胶体系,在4℃冷藏前1周回生速度很快而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研制的改性乳胶将不同厚度和含水率的水曲柳、锥栗薄木按不同水平的涂胶量、陈化时间、热压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分别复贴于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纤维板基材上。测试了薄木贴面人造板的浸预剥离、冷热交变、含水率和平面抗拉强度等性能。方差分析揭示了各工艺参数对平面抗拉强度的影响,推荐了适宜的复贴工艺参数。工厂考核结果表明本工艺胶合性能优良,板面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锥栗、糯米作为原料,桂花为辅料,通过液态法进行发酵,再经蒸馏而制成白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酒曲添加量9.8%、发酵温度31℃、桂花添加量3%、发酵时间10 d,产品出酒率42.50%,酒精度46.0%vol,感官评分85,酒液澄清透明,香气协调,口感绵甜。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讨了冻融循环(以-20℃/22 h,25℃/2 h为一个循环)对锥栗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为锥栗淀粉改性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锥栗原淀粉为对照,比较了3次、7次和10次冻融淀粉的基本成分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淀粉结晶区比重;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淀粉的粒径分布范围;观察上清液体积变化分析淀粉糊凝沉性;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糊化特性;流变仪进行剪切稀化的测定及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分析;质构分析仪(TPA)分析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结果:与锥栗原淀粉比较,锥栗冻融淀粉的蛋白质、脂肪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破损淀粉含量升高。3次、7次冻融淀粉结晶区比重、粒径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但10次冻融淀粉又略有回升。在70 h内,原淀粉和冻融淀粉糊均完成凝沉,冻融淀粉糊的析水率降低。冻融淀粉的成糊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升高,回生值升高。3次、7次冻融淀粉的储能模量均低于原淀粉,而10次冻融淀粉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储能模量略高于原淀粉。冻融淀粉凝胶的硬度降低,弹性和黏着性升高。结论:冻融循环对锥率淀粉理化性质影响明显,本研究结果对锥栗淀粉基食品冻融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瓜尔豆胶对锥栗淀粉糊化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锥栗为原料,考察了瓜尔豆胶对锥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锥栗淀粉中添加瓜尔豆胶后,锥栗淀粉糊化溶液的峰值黏度和终值黏度增大,且随瓜尔豆胶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瓜尔豆胶增大了锥栗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提高了锥栗淀粉的吸热焓,使得糊化过程更长,吸热更多。添加瓜尔豆胶后的锥栗淀粉溶液显示为假塑性流体,剪切变稀现象更为明显,具有更大的黏弹性。添加瓜尔豆胶后,混合物形成的凝胶表面空隙中填充物增多,空隙数量减少,且空隙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7.
用碘作显色剂,以双波长法检测锥栗果仁中支链、直链淀粉含量。对显色反应和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进行考察。按照碘-直链淀粉复合物、碘-支链淀粉复合物各自的吸收光谱,直链淀粉的检测波长定为597nm与460nm,支链淀粉的检测波长定为534nm与706nm。代入回归方程可算出支链、直链淀粉含量。该方法得到的支链、直链淀粉的回收率在97%与102%的范围内窄幅波动,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4种抗性淀粉的主要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其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原淀粉相比,4种抗性淀粉的平均聚合度显著降低,其微观结构为不规则的片层状堆积结构;绿豆、马铃薯抗性淀粉晶体为B型,结晶度升高,且B型晶体所占比例显著增加;锥栗、板栗抗性淀粉晶体为V型,且V型晶体显著增加;4种抗性淀粉的溶解度显著降低,且对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抗性;4种抗性淀粉的糊化焓△H值差别不大,但绿豆与马铃著抗性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T_0、峰值糊化温度T_P、终止糊化温度T_C值均要高于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的T_0、T_P、T_C值,特别是绿豆与马铃薯抗性淀粉的T_0、T_P、T_C、△H值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板栗脱壳去衣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锥栗本身的特点,研制一种适合于新鲜锥栗脱壳去衣的经济型设备及其工艺方法。脱壳去衣后的栗仁适于罐装保鲜或包装冷冻。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板栗脱壳去衣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锥栗本身的特点,研制一种适合于新鲜锥栗脱壳去衣的经济型设备及其工艺方法。脱壳去衣后的栗仁适于罐装保鲜或包装冷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