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6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8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采暖系统各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对工程案例的分析,证明了家庭独立采暖系统标准配置的重要性,家庭独立采暖系统若应用标准配置,整个系统不仅节能、舒适、稳定且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2.
宁夏宁南地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有百余万贫困人口集中于此。长期以来,该地区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旱灾频繁,造成农业减产,农民饮水困难、生活贫困,严重制约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1995年以来,宁夏各级政府和宁南人民,把发展集水水窖建设作为该地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采取国家扶贫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规划在“九五”期间投资1.8亿元,建设集水水窖45万眼,发展集水节灌面积100万亩。至1997年,已建设生活窖16万眼,生产窖15万眼,集水节灌面积达20万亩,年增产粮食2 000万kg,解决了15万人的温饱,50万人的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实践证明,水窖集水工程符合了南山区的自然特点,较其他水利工程的适应性更好,从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位集水冷却塔具有高效、节能、低噪等优势,在火、核电厂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业绩。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某超大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热力特性以及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集水装置的增加对冷却塔形成阻力,但其增加程度要明显小于雨区阻力的减小量;在相同条件下,与常规塔相比,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通风量较大;高位集水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优于常规塔。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位条件下渗渠集水能力砂槽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水位条件下的傍河型浅薄含水层渗渠的集水量试验模拟,揭示了模拟傍河型浅薄含水层渗渠所傍河流的模拟水位高低与渗渠集水量大小的关系。采用砂槽模型进行模拟,在设计的4个特征水位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组试验,并将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渗渠集水量的大小与模拟河流处的水位高低近似呈正比。  相似文献   
5.
选择滁河汊河集水文站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应用适度指数法获取最优集水面积阈值,并在此基础上设定阈值序列。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不同集水面积阈值条件下的流域径流模拟,进一步分析集水面积阈值对流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度指数法能够满足径流模拟中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径流量对集水面积阈值的变化不敏感,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6%,但仍存在适用范围的上下限。  相似文献   
6.
对高塬沟壑区阳坡不同集水造林处理方式的土壤含水率、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蓄槽整地方式土壤含水率最高,集水面积越大,收集的雨水越多,土壤含水率越高;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高塬沟壑区阳坡地段,采用集蓄槽整地造林效果最佳,其次为鱼鳞坑;侧柏×沙棘混交林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优于侧柏纯林,采用集蓄槽整地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优于鱼鳞坑,且两种整地方式均比对照(不整地)好.  相似文献   
7.
据青龙县县城用水现状分析,以都源河为水源地,兴建县城供水工程。工程采用截取都源河潜流作为供水水源,截潜流建筑物采用干砌石集水廊道,集水效果明显,受力条件及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文模型已成为流域水文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运用Arc Hydro模型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分辨率为90 m的SRTM DEM为数据源,以松花江流域1∶25万水系矢量数据为参照,分别在400,500和600 km2三个不同集水面积阈值下进行河网提取。运用图像比对软件Alike Duplicate Image Finder对所提取河网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集水面积阈值为500 km2下提取的河网最为精确。在500 km2集水面积阈值基础上,运用Arc Hydro模型将松花江流域划分为642个子流域。基于Arc Hydro模型提取的松花江流域河网与实际河网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该模型进行流域水文信息提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李光兰 《人民珠江》2013,34(3):35-37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大量工程所在地为水文、气象站点的空白区,资料短缺,需要利用气候条件相似区的参证站插补展廷径流系列.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摸索总结出在参证站集水面积与设计流域相差较大时,插补延展设计流域径流系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用枯水年月径流资料建立的相关关系线偏向小流域,插补计算的设计径流偏大,丰水年则反之,对插补计算的设计径流成果影响显著,且枯水年偏离合理值要大于丰水年,应根据两者集水面积的差异情况对相关关系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北方干旱山区农户的饮用水源集水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通过分析、对比,认为雨水收集是山区农户最佳的饮用水源集水模式,能从源头上解决干旱山区农户的饮水问题,是实现干旱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