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武威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rcGIS中UK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中游武威盆地1983-1999年的地下水位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位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递减,且在20世纪90年代其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农耕地、河流边缘、城镇、沙漠边缘、草地、林地等6种不同的土地类型在这近20年的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及其年均降幅.结果表明,不同土地类型的地下水位埋深的年均降幅并不相同,依次是:城镇最大;农耕地和草地次之;沙漠边缘和河流边缘地区较小;林地最小.  相似文献   
2.
在武威市钟楼巷历史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以现代高品位的规划设计角度,解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矛盾,从而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中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建筑史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对象,学生对河西走廊等地域性传统建筑认知薄弱,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古建筑知识。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0年武威文庙及大云寺测绘、2013年民勤圣容寺测绘为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加深学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认识,完成测绘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将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方法应用于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2008年各地区域人类活动指数依次为0.601,0.215,0.269,0.177,即自南北向中间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升高.该法可有效地定量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为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12,(5):99-105,98
文章从环境/空间关系、材料/氛围及挑战哲学二元论的设计理念等三个方面解读袁烽设计的五维茶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皇冠梨的品质特点,对甘肃武威、河北赵县两地皇冠梨、雪花梨果实品质进行分析。方法在甘肃武威、河北赵县等地采集梨果样品80个,测定其品质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不同的梨品种,皇冠梨和雪花梨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蔗糖等指标差异不显著,但雪花梨的直径、单果重量、硬度等物理指标均显著大于皇冠梨,而果糖、总糖、可滴定酸则显著小于皇冠梨。对于同样的皇冠梨品种,河北赵县皇冠梨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大于甘肃武威市。而对于果实单果重量、直径、硬度、水分、葡萄糖、果糖、蔗糖、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等指标,甘肃皇冠梨和河北皇冠梨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梨的品种和产地均对其品质有影响,与皇冠梨优势产区河北相比,甘肃武威市凉州区的皇冠梨也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武威盆地发育厚度近千米的石炭系,具东厚西薄的特点,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沉积。早石炭世早期前黑山组沉积时期,仅在盆地南部接受沉积,厚度为100~150 m,气候炎热干旱,以滨浅海和咸化泻湖环境为主,主要沉积了杂色碎屑岩,夹白云岩和石膏沉积,生油能力差;下石炭统上段臭牛沟组-上石炭统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海侵范围扩大,盆地内均有沉积,厚度为300~800 m,为滨浅海、滨海沼泽、淡化泻湖、三角洲环境,形成了暗色泥岩、页岩、炭质泥岩、灰岩烃源岩,盆地周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中等-好烃源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气源岩,发育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武威盆地是一个有潜力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8.
无为县的汛期洪水主要由夏季降水形成的,为了揭示无为县夏季降水的规律和特点,服务于防汛抗旱、农作物生产等方面,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年内的月、旬、候、日、白天、夜间、小时等长、短期结合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和特点,并构建夏季降水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无为县夏季降水量存在丰枯交替的多周期变化规律,其第一、二、三主周期对应于10、13、23年,预计2016年后夏季降水量还将处于偏多阶段并持续较长时间,但即将进入下降的阶段。年内来看,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其中6月下旬和7月上旬相对较大,降水量从6月1日起逐渐增加,至7月4日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近10年夏季降水集中度从6月向7月推移,自6月至8月,降水集中度从上午向下午、夜间推移,6月份的6-7时、7月份的5-6时和15-18时、8月份的17-18时和20-21时等时段降水集中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干旱绿洲灌区这一特殊沙漠边缘地带武威市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评价耕地集约利用。结果表明:近年武威市耕地综合指数上升明显,从2010年的0.0805上升到2012年的0.1516,并与协调度指数保持一致;不同的区县表现出不同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2012年凉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度最高,达到0.5185,天祝县耕地利用度呈粗放状态,前者是后者的3.81倍。利用PSR模型评价结果与研究区的耕地实际利用情况相符,武威市干旱绿洲灌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低,提升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0.
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客观掌握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状况,有利于改进区域输水灌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利用水资源,进而助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本文在武威市20个灌区中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大中型灌区较高。此外,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激励机制建设、灌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农业节水增效措施,以促进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