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5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emoval of imidacloprid and acetamiprid in tea infusions by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using dead‐end mode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filtr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removal of both pesticides (P < 0.05) in tea infusions. Furthermore, the extent of removal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pore size of membrane, operational press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ea infusions.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imidacloprid and acetamiprid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removal rates. The maximum removal rates were 79.7% for imidacloprid and 81.9% acetamiprid. The changes in major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ea infusions after microfiltration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crofiltration caused no considerable changes in total polyphenols and total free amino acids, and 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sses (6.3–18.0%) of eight catechins and three methylxanthines when filtration volume reached to 200 mL. The present study validate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filtration as a potentially feasible and promising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imidacloprid and acetamiprid residues from tea infusions.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在蔬菜中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口蔬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用酸性乙腈提取,C18柱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检测波长为270nm。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5mg/kg,0.1~0.5mg/kg水平添加回收率的范围是86.67%~100.33%,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95%。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防治水稻褐飞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庆红  丁旭 《农药》1995,34(4):38-38,37
吡虫啉对水稻褐飞虱有特效,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0 ̄15克,防效95%左右,持效期40天以上,显著优于噻嗪酮。适宜施药技术:于褐飞虱主害代前一代初龄若虫高峰期,亩用吡虫啉有效剂量1 ̄1.5克喷雾。  相似文献   
4.
韩玉英  杨广峰 《工业催化》2007,15(10):48-50
为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Mn催化剂。当n(Ce)∶n(Mn)=2∶1和焙烧温度500 ℃时,所得催化剂颗粒直径为3.60 n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27 m2·g-1。在反应温度190 ℃、总压8.0 MPa、氧分压1.6 MPa、pH为8.42和加入2.0 g·L-1催化剂的条件下,COD的最高去除率达93%。  相似文献   
5.
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Cu/Mn催化剂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配比等因素对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制备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Cu/Mn=2∶1,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6h,COD去除率为93.12%,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小于0.3mg/L.对催化剂活性组分不易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解释和计算.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酯酶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处理禾谷缢管蚜48 h内,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其体内酯酶活力呈现动态变化。在亚致死剂量处理6 h内,禾谷缢管蚜总酯酶活力和酯酶比活力逐渐下降至最低值;之后逐渐回升,但至48 h时酯酶活力仍未恢复到正常值,并且所有处理组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防治柑桔黑刺粉虱,蚜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新天 《农药》1996,35(4):35-36
本文报道了吡虫啉在柑桔上的应用结果。用10%吡虫啉2500-10000倍液喷雾一次,对柑桔黑刺粉虱防效达91.1-100%,对桔蚜防效达85.3-100%,持效期30天以上,明显优于水胺硫磷和氧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单位点调控金衬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吡虫啉和矮壮素。方法 利用W单原子调控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和位点电子结构,测试分析其对不同农药残留分子的SERS灵敏度、定量化的趋势变化。结果 吡虫啉的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 LODs)可以从单纯用Au衬底的100 ng/mL降低到10 ng/mL,矮壮素的LODs也可以从200 ng/mL降低到10 ng/mL,单位点增强SERS灵敏度均促使不同农药分子的LODs降低1~2个数量级。同时,经过调控后的金衬底均展示出良好的定量化效果。因此,单位点调控增强SERS性能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在机制方面,对比负载单位点前后的样品,测量Zeta电位和模拟局部电场强度,发现经单位点调控的衬底表面电位和电磁场都有较大增强。因此,库伦力增强分子的表面富集和电磁场增强拉曼散射信号,从而提升拉曼检测灵敏度,同时吸附位点的一致性也增强了拉曼数据的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利用实验与理论证实了单位点调控对SERS检测性能优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药悬浮剂的加工方法及其优点,介绍了吡虫啉悬浮剂在同类杀虫剂中的优势,通过(50±2)℃热储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采用湿法研磨得出最佳配方:吡虫啉65%,改性磷酸酯盐(以AP表示)4%,木质素磺酸钠1%,黄原胶(1.5%黄原胶母液)1%,乙二醇3%,水余。经测定悬浮率95%以上,热储(50±2)℃,分解率<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要求。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以硫氰酸甲酯为原料合成咪唑烷的方法, 总收率为56-5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