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污)水的理化指标及其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废(污)水的SS、pH值、电导率和COD等主要理化指标,对其特性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其生物毒性,并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废(污)水的EC50值与COD和电导率不存在相关性;虽然部分废(污)水排放时COD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或二级标准,但对发光细菌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因此,只有将废(污)水理化指标与生物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准确评价废(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可靠的废(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化学法与生物转化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春晖  穆江华  岑沛霖 《农药》2003,42(11):11-15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简称AIA;分子式NH2CH2CICH2CH2COOH;分子量131.13)是生物合成四吡咯的前体,而四吡咯是构成生物体必不可少的物质。ALA又是一种光动力学药,用于皮肤癌的防治,而且是一种无公害的兼有除草、杀虫、抗菌、植物生长调节、落叶等综合功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外采用化学法和生物转化合成ALA的文献进行综述,为我国研究ALA的生产工艺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9种酚及其混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板发光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9种取代酚及其混合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抑制百分率(即毒性指标),进而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测定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模拟,以等效应浓度比法设计混合物,借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模型评估混合物的混合毒性。试验发现:9种取代酚对Q67的毒性大小(以pEC50表示)依次为:苯酚<间甲苯酚<邻氯苯酚<对甲苯酚<间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对氯苯酚<对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按等效应浓度比,如EC50、EC20、EC10、EC4和EC1构成的5种酚混合物的混合毒性,既可以用DA模型、也可用IA模型进行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蔗渣浆OHMP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污染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蔗渣浆OHMP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段废水的EC50为330%,属于无毒级别;H段废水的EC50为203.8%,属于无毒级别.整个漂白工艺过程排放的毒性因子(TEF)为54.776TU·m3/t浆,其中O段废水的TEF为1 8.786TU·m3/t浆,占总量的34.3%,H段废水的TEF为35.99TU·m3/t浆,占总量的65.7%.蔗渣浆OHMP漂白工艺毒性排放当量相当于5.477gHgCl2/t浆,毒性当量较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光细菌法测试了蔗渣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对比了在有残氯和无残氯两种情况下,漂白废水毒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废水中残氯含量越高,废水毒性的增率越大,残氯对测试生物毒性有重要影响,在研究纸浆漂白废水中主要有机物的毒性时要注意消除废水中的残氯。  相似文献   
6.
木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污染负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木浆CEH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15.78%,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138.3%、205.4%,均属于无毒级别;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84.94%左右.漂白废水的毒性排放负荷较大,约为570.757(TU·m3/t浆),相当于57.08(g HgCl2/t浆),对其治理或改进漂白方法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发光细菌法应用于环境样品毒性测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光细菌应用于环境样品毒性测试已日益成熟,近年来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综述了其用于评价与监测有毒物质毒性、工业废水毒性、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及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所采用的前处理方法,即主动富集和被动富集。认为发光细菌与现代分析仪器、光电技术以及最新的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是其应用于毒性测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检测生物毒性的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仪,适合各种有毒化合物如废水、沥青液、化工原料、土壤、海洋中受污染区域的生物毒性的测定.重点阐述了基于发光细菌检测法的仪器设计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检测器,测定加入发光细菌样品的发光强度;光路补偿器校正有颜色、含悬浮物样品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干扰.实现了生物毒性的快速、准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苇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排放负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方战强  李友明  陈中豪 《化工学报》2005,56(6):1086-1090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苇浆CEH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17.39%,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163.6%、252.4%,均属于无毒级别.苇浆CEH漂白工艺总毒性排放因子(TEF)为472.021 TU&#8226;m3&#8226;(吨浆)-1,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TEF为393.88 TU&#8226;m3&#8226;(吨浆)-1,约占总量的83.45%,其次是E段废水,约占10.03%,H段最小,约占6.52%.  相似文献   
10.
苇浆少污染漂白废水的毒性及毒性污染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苇浆OHMP漂白废水进行了毒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段废水的EC50为233.4%,属于无毒级别;H段废水的EC50为224.0%,属于无毒级别.总毒性排放因子(TEF)为53.89 TU·m3/t浆,其中O段废水的TEF为26.54 TU·m3/t浆,占总量的49.2%,H段的TEF为27.35 TU·m3/t浆,占总量的50.8%.总毒性排放负荷相当于5.389g HgCl2/t浆,毒性排放负荷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