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4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河干流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及适宜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2)199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总面积几乎无差异,面积变化主要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表现为:天然草地、林地等向人工绿洲中的耕地、建筑用地转化;同时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3)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9,2∶8,3∶7。  相似文献   
2.
PSO_SVM模型在蒸发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VM)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建立了用于蒸发预测的PSO_SVM模型,用和田地区实测蒸发量对其进行拟合与预测,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SO_SVM预测蒸发量的精度要高于LS_SVM,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蒸发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灰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根据灰色GM(1,N)建模原理,对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建立了GM(1,3)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同时也说明了GM(1,N)模型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着干旱区绿洲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借助遥感手段快速提取盐渍地信息并掌握其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探讨了基于主成分融合的干旱区盐渍地信息的提取方法。由于Landsat-7 ETM 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有相同的太阳高度角和其他环境条件,影像获取时间一致,两种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可以不经配准而实现高精度融合。首先,对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ETM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再利用主成分融合技术,将多波段的ETM 影像与对应的全色波段影像进行主成分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盐渍地信息的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结果分类精度较高,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是监测干旱区盐渍地变化的有效手段。结果表明:盐渍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和沙漠之间的交错带,盐渍地的分布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而在绿洲外部呈片状分布,且绿洲外部重度盐渍地交错分布在中轻度盐渍地中。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绿洲盐渍地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需求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恢复的生态用水保障问题主要源于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界定模糊与缺少计量和分配。为此,从理论上对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进行了内涵界定,确定了其计量的依据与内容以及计量方法与模型,并计算了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需求。  相似文献   
6.
干旱内陆河区绿洲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王忠静  王海峰  雷志栋 《水利学报》2002,33(5):0026-0031
本文分析了人工绿洲发展的特点及我国干旱内陆河区绿洲稳定性要素,按各要素对绿洲稳定性贡献,划分出绿洲绿色生态系统和绿洲灰色生态系统,并指出农田更具有灰色生态系统的成分。通过对比分析绿洲景观及与其相应的水热平衡关系,提出评价现代经济意义下绿洲稳定性及其开发利用方向的绿洲绿色指数和计算方法。通过绿洲绿色指数,可以快速诊断绿洲宏观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设计绿洲适宜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绿洲耗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耗水分析是干旱区平原绿洲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断面法、水量平衡法、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等。以新疆叶尔羌平原绿洲为例,应用四种方法,分析了叶尔羌平原绿洲2002年水资源转化及消耗,重点是四水转化模型的分析模拟。四种方法的总耗水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四水转化模型、遥感模型还得到了不同分区、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月份的耗水结果。分析表明,叶尔羌平原绿洲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耗水比例各占50%,自然生态耗水维持一定水平,水资源配置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中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建筑史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对象,学生对河西走廊等地域性传统建筑认知薄弱,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古建筑知识。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0年武威文庙及大云寺测绘、2013年民勤圣容寺测绘为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加深学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认识,完成测绘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民勤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日益严重,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等方面,这些都直接威胁着绿洲存亡。从绿洲生态危机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模式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目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适当调整水价;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外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0.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雪涛 《中国水利》2003,(23):35-38
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抢救和保护民勤绿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民勤绿洲的历史演变和开发过程研究,分析了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现状,并对未来水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得到初步结论: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目前已经基本丧失其河流的生态功能,民勤绿洲的水资源已无法维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