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77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邢茂林  阴静慧 《中州煤炭》2020,(1):169-173,177
煤炭开采造成上覆岩层破裂、移动,破坏了矿区含(隔)水层结构,改变了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演化状态,对浅表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深入研究沙漠地区厚煤层开采给潜水位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毛乌素沙漠金鸡滩矿为例,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沙漠区厚煤层开采潜水位的变化,并通过采动潜水位监测数据验证了预测结果。调查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地表生态环境现状,预测采后潜水位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沙漠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静校正及各种类型干扰的影响,西部沙漠地区地震资料的高精度处理较东部地区有更大的难度。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Ⅱ区、Ⅲ区、Ⅳ区、顺托果勒等区块地震资料在振幅恢复、静校正、去除各类噪音、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叠前、叠后子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西部不同区块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TM图像进行干旱荒漠带牧区土地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TM卫片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航片,完成了甘肃河西地域三个牧业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遥感技术在干旱荒漠地带牧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找出了效果好、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塔中沙漠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沙漠区地表被北东—南西向条带状沙层所覆盖,地形起伏剧烈,松散沙层厚度变化巨大,给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联合攻关,从地震波激发能量下传和反射波接收的研究入手,实现了全部潜水面以下激发,因地制宜、避高就低埋置检波器优化观测系统;针对该区石炭系和志留系低幅度构造、薄储层圈闭难以落实,奥陶系内幕地震资料反射波能量弱、信噪比低、叠加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沙丘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和补偿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多域迭代静校正技术、精细速度场模型确立和偏移成像等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塔中沙漠区地震资料的品质,使中深层的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对应的地震剖面主频从18~20Hz提高到36~40Hz;形成了塔中沙漠区油气勘探技术系列,精细刻画了塔中Ⅰ号带,锁定了油气勘探目标,推动了台盆区油气勘探再掀新高潮。  相似文献   
5.
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在沙漠油田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研究是遥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使用2000~2010年MODIS-NDVI 16 d合成数据和物候记录,借助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重构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林地Mean NDVI时间序列特征曲线。分析物候与Mean NDVI时间序列表明,梭梭林地内的短命植物生长期早于梭梭。研究梭梭林地Mean NDVI时间序列曲线发现,曲线中存在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地物的特征点,该点可以作为梭梭林地信息“诊断点”。根据“诊断点”特征构建了梭梭林地特征指数模型(HFFI),进而反演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林地信息,并利用地面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类精度达到83%。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聚合物材料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吸水聚合物的发展状况、吸水机理和性能特征,总结了合成高吸水聚合物及半合成高吸水聚合物的技术条件及若干种制备方法,并提出利用低成本植物纤维素(取自植物落叶、农作物茎杆等)、淀粉等天然原材料来制备高吸水性聚合物;探讨了以高技术、低成本、大面积可实施及效果显著为技术优势,利用高吸水聚合物进行荒漠和沙漠治理的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干流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及适宜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2)199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总面积几乎无差异,面积变化主要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表现为:天然草地、林地等向人工绿洲中的耕地、建筑用地转化;同时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3)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9,2∶8,3∶7。  相似文献   
9.
沙漠风积沙地基扩展基础抗拔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典型沙漠地区完成的现浇混凝土和装配式2种扩展基础在上拔、上拔与水平力组合工况下的25个现场试验,获得了风积沙扩展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并确定了各试验基础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按照"土重法"计算原理,得到了反映沙漠风积沙地基抗拔承载性能的极限"上拔角"。经统计分析,得到沙漠风积沙极限"上拔角"标准值为16.8°,该值考虑了沙漠风积沙的区域特征、基础型式与尺寸、荷载工况等因素,可为沙漠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PSO_SVM模型在蒸发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VM)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建立了用于蒸发预测的PSO_SVM模型,用和田地区实测蒸发量对其进行拟合与预测,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SO_SVM预测蒸发量的精度要高于LS_SVM,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蒸发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