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4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46篇
矿业工程   81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34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已广泛应用于参考腾发量预测等领域,但常用的K均值聚类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等方法在求取径向基函数网络隐层节点中心时存在较大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投影寻踪方法,在投影降维的基础上实现对大量高维数据的聚类,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山西潇河灌区参考腾发量的预测,研究了不同气象因子输入对参考腾发量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投影寻踪的径向基函数网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只需使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旬序数作为输入因子,就能以较高的精度预测参考腾发量。  相似文献   
2.
刘震 《中国水利》2007,(2):37-39,41
目前坡耕地水土流失仍是制约山丘区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坡耕地实施综合整治是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措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我国广大农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坡耕地的经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为坡耕地整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Budyko方程的流域特性参数一般根据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特征进行确定,但相关资料不易获取。本文针对黄土高原地区29个小流域,通过分析流域特性参数、植被覆盖度和互补关系中大气湿润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大气湿润指数能够间接反映植被覆盖度的大小,进而能够利用常规气象数据确定流域特性参数,并拟合出了经验公式。相比采用固定流域特性参数,这种方法能够提高Budyko方程对实际蒸散发量的模拟效果。相比于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资料,常规气象数据时间序列长、且更易获取,因此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干旱呈广发、频发态势,使植被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以滦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并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滦河上游气象干旱和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植被变化对多时间尺度SPEI指数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近20年滦河上游SPEI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年尺度SPEI增大速率为0.040 1/a;干旱面积总体减少,减少速率为-1.430 4%/a;NDVIEVI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植被覆盖度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NDVIEVI增大速率分别达0.027/a和0.026/a;大部分区域SPEI与植被指数呈正相关,其中NDVISPEI-3的响应最强,EVI对SPEI-6的响应最强,总体上EVISPEI的相关性强于NDVI;草地对气象干旱最敏感,农田次之,林地最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闭路QCLAS-EC激光分析仪的涡度相关法对湖南省岳阳市郊区的一片蔬菜地的实际蒸散发、水汽通量以及潜热通量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野外观测,并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蒸散量,以分析研究区域实际蒸散量的年际尺度周期变化趋势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区域全年蒸散量在730~803 mm之间;季节变化大,8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3.5 mm/d,而1月只有0.4 mm/d。整个研究区域实测蒸散量变化规律是: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种植季较高,非种植季较低;每天的正午以及下午较高,夜晚较低。此外,利用高分辨率的实测工具观察不同的农业活动对实际蒸散的影响,发现种植引起蒸散发上升,收割引起蒸散发下降,并且收割使蒸散发下降的幅度要明显高于种植使蒸散发上升的幅度;灌溉对蒸散发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较小,施肥对蒸散发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对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研究了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要点和标准,希望可以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In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CR) between actual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et envi- ronment evapotranspiration (Ew) is usually calculated using the Priestley-Taylor (P-T) equ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38 catchments of the Haihe River basin and the Weishan experiment site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this study has found variations in the Priestley-Taylor parameter α (e.g. increase in values with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on annual scale, seasonal fluctuation noted t...  相似文献   
8.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n ET-based moder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s analyzed to improve assessment of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scarcity in the region/basin. This analysis was based on the whole water cycle process and its analysis object is evapotranspiration (ET), a main consumption component in the water resources dyna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 case study was undertaken by selecting soil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employing the WEP-L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相似文献   
9.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对农业生产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气候变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重大挑战,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蒸散发可反映地表与大气的水分和能量交换以及作物耗水,在灌溉用水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20年来随着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不断发展,蒸散发遥感反演和数据融合理论方法不断成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不断提升,显著扩展了遥感蒸散发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在灌溉用水量估算等领域得到深度应用。本文在概述国内外蒸散发遥感反演和数据融合研究前沿及相关数据集的基础上,重点对遥感蒸散发在灌溉用水量估算、灌溉制度优化和灌溉效益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源腐殖酸对黏质农田土壤Cd活性的影响,选取2种典型腐殖酸,采用淋洗技术,通过测定农田土壤总Cd、DTPA-Cd、MgCl2-Cd的含量,研究了2种腐殖酸及其淋洗时间对土壤C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种腐殖酸处理后,土壤总Cd含量基本不变,土壤DTPA-Cd含量从0.421 mg/kg降低到0.313 mg/kg,MgCl2-Cd含量从0.2 mg/kg降低到0.169 mg/kg;淋洗时间从1 d增加到5 d,土壤总Cd含量基本不变,土壤DTPA-Cd含量从0.325 mg/kg降低到0.265 mg/kg,MgCl2-Cd含量从0.196 mg/kg降低到0.165 mg/kg。因此,2种腐殖酸均对黏质农田土壤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