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6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5篇
水利工程   15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山前平原地下水侧向补给潜力空间变异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AT模型利用分辨率较高的DEM数据,可以估算山前地下水侧向补给的空间变异,并可以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补给量的差别。模拟需要对研究区进行填洼、流向确定、汇流和河网水系的提取四步运算,并对河道临界支撑面积的取值进行分析。分别模拟了平水年和丰水年两种降雨年型下研究区13个出水口的地下水侧向补给潜力。在研究区,由于地形的变化,导致山与平原交接断面上出水口的集水面积变异非常大,因此山前平原所接受的地下水侧向补给量的空间变异也非常大。不同的降雨年型下,降雨量转化为地下水侧向补给量的比例也不同。平水年的转化比例较小,丰水年的转化比例较大。应用SWAT模型时,与ArcView的拓展模块有机结合,可以更方便提取完整的大流域,划分出合理的子流域。  相似文献   
3.
Ohne Zusammenfassung
Impacts of green roofs and rain water use on the water balance and groundwater levels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布苏湖湖水的补给源,结果表明,大布苏湖水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大布苏湖水、地下水与松花江中游的江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分布在相同的区域,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泉水中的氟-砷关系表明,补给湖泊的地下径流主要发生在20~30m的粉细砂层,火山岩风化物细颗粒沉积层构成了主要的透水层,火山岩细颗粒中的砷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到地下水中,形成了高砷含水层。据此推断,大布苏湖水来自于松花江等周边河流的渗漏,渗漏水通过黄土层下伏的高砷粉细砂层向大布苏湖中排泄。湖心钙华表明同时存在深层承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5.
从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了正交直线供水边界完整(井)干扰井稳定流计算公式,并应用该公式解决了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相关水文地质计算问题。实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正交直线供水边界完整(井)干扰井稳定流计算公式实用性较强,通过对观测孔稳定动水位h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公式的科学性,该公式可作为水文地质计算公式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面沉降是全世界主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而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停采对北京平原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三维地下水模型和情景设计法,设计3个情景(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北京平原区域及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等情景下北京平原在2015、2020和2030年的区域地面沉降分别为24 mm/a左右、12. 7~23. 2 mm/a及12. 4~23. 7mm/a,沉降中心地面沉降分别为39. 30~158. 62 mm/a、21. 09~165. 83 mm/a及16. 5~162. 95 mm/a;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存量的恢复以及地面沉降的控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下水停采的效果要优于人工回灌的效果;只有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面沉降控制,才能既控制地面沉降的恶化,又保证北京平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覆被条件是降水入渗补给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近10年来松嫩盆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本次研究采WetSpass模型计算土地利用/覆被条件不同对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定性分析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化对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并计算1995~2005这10年间,松嫩盆地的土地利用/覆被条件变化对其年均降水入渗补给...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华北平原地区河道渗漏损失,以“引黄济津”跨流域调水实测数据为依据,利用两岸地下水位变幅资料分析,提出河道水量损失线性模型,为华北平原区域调水过程中的水资源配置、调度和优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Recharge dams in Oman detain floods to recharge groundwater. The impact of sedimentation on recharge at Wadi Sahalanowt Recharge Dam, in Salalah, Oman, was evaluated using field data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Analysis of the thickness of sediments after flood events shows that maximum depositions were at the same locations after each event, coinciding with the lowest positions in the wadi. Numerical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periodic removal of sediments will restore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reservoir, but that ploughing or raking of the underlying native sedimentary rocks could be requir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infiltr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0.
V. Kurki  A. Lipponen  T. Katko 《国际水》2013,38(6):774-78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 of managed aquifer recharge (MAR) in community water supply in Finland and presents som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for comparison. The framework of MAR consis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aspects, all of which are interrelated. Local conditions form the basis of an MAR system and to a large degree determine infiltration options and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s. Finnish hydrogeology, climate and local conditions are highly comparable to those in Sweden but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parts of Europe, Australia, the USA and Asia.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holistic view of MAR not only as a technical means of resource enhancement for water supply but also as an element interacting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