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69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148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86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安居水电厂2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自投入试运行以来,出现的受油器壳体开裂、导叶接力器缸体和活塞拉伤、转轮桨叶传动拐臂连接销脱落、导叶外轴承座漏水、主轴工作密封漏水侵入水导轴承、锁锭装置固定螺钉剪断等故障的经过、原因分析及其处理办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灯泡贯流式机组运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强 《水力发电》2007,33(7):63-65,79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投入运行后,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由惯有的静态控制转变为动态控制,这对洪江水电站贯流式机组影响明显。运行环境变化后,该机组振动大、设备问题频繁。抓住机组稳定性的课题,从机组自身的结构特点着手,按静态、动态两种控制方式展开分析,阐述了贯流式机组运行稳定性“静态控制性能良好、动态控制相对较差”的论点,并进行了理论和现场实验的深化论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洛东水电厂的来水量、地质和经济指标等技术资料的分析,认为采用灯泡贯流式机组扩大其装机的容量是可行的。并介绍了洛东水电厂增机扩容的可行性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4.
严秋婵  李擎雯 《水力发电》2006,32(10):71-73
灯泡贯流式发电机组直径小,转速低,发电机的通风冷却是一个难点。通过对京南、马骝滩、石面坦及南津渡等水电站的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温升过高,定子线棒绝缘受损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与改进方案,并对灯泡贯流式机组冷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回答灯泡贯流泵装置中的灯泡体究竟应该前置还是应该后置的问题,应用水泵装置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两个不同方案的流态,揭示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基本流动属性;数值模拟的结果得到流道模型试验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进、出水流态均匀平顺,水力损失较小;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进水流态均匀平顺,但出水流道内存在明显的偏流和旋涡流动,水力损失较大;灯泡体前置符合水力学的基本原理,是获得最佳灯泡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贯流式水电站机组振动严重、噪声大,部分电站难以正常运行。目前的贯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研究多侧重于转速频率和涡带频率,对高倍转速频率压力脉动危害性及其成因关注较少。本文将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应用于灯泡贯流式水轮机间隙空化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原、模型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分析了间隙空化和高倍转速频率压力脉动的联系。本文介绍了贯流式水轮机原、模型尾水管压力脉动和真机振动的频率特性及工况条件,指出其产生原因是转轮叶片或导叶端面间隙空化,证明1倍、2倍或3倍叶片通过频率压力脉动产生于叶片内、外侧端面间隙空化,导叶通过频率压力脉动来自于导叶端面间隙空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动态力学性能,利用10 MN动静三轴仪对不同冻融劣化程度的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速率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时采集声发射数据分析试验过程中能量释放及损伤演化规律。最后,选用Weibull-Lognormal损伤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分析不同工况混凝土的损伤随应变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冻融劣化程度时,随应变速率增加,峰值应力增大,峰值应变减小;冻融劣化程度会影响峰值应力的率敏感性;②在应变速率相同时,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峰值应力随之减小,峰值应变随之增大。③混凝土冻融劣化后应力应变关系峰前服从Weibull统计分布,峰后服从Lognormal统计分布。④在相同应变速率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累计塑性应变整体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n the compressibility of fine-grained soils, freezing and thawing tests and subsequent compression tests with fine-grained soils in an oedometer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freezing, a part of the soils is loosened and another part is over-consolidated under the freezing pressure ?E. The compression curves after the freezing and thaw consolidation are neither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consolidation curve nor from the rebound curve of an unfrozen soil, until the consolidation pressure ?z = ?E is arriv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frost heaves, the thaw-settlements and th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s of fine-grained soils after the thaw consolidati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very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9.
针对冰蓄冷系统蓄能的非线性特性,将自适应神经网络应用于封装板式圆罐型蓄冰装置的蓄能初始化和释冷出口温度实时运行的模糊建模,进行了冰蓄冷系统蓄冷量的模糊建模,确定了实验影响因素载冷剂进口温度、载冷剂流速、蓄冷时间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推理规则.运用减法聚类法和网格法对模型进行初始化训练与运行对比,使蓄冷系统能够跟踪负荷情况.通过调控影响因素的参数,可以更合理地初始化设定蓄冷阶段的蓄冷量.利用该建模程序进行实时释冷出口温度模糊建模策略验证,模型运行平稳.冰蓄冷装置蓄能模糊控制性能的优化保证了蓄冷量与负荷相匹配,实时输出释冷出口温度,进而达到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及经济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湿球黑球温度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湿球黑球温度在实测和数值计算中都比较难获得的问题,在湿热地区广州夏季收集了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和湿球黑球温度等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与湿球黑球温度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度,可以采用上述三个气象因子作为湿球黑球温度的简化计算参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的关联式与实测湿球黑球温度的相关性较高,并且满足多元线性回归的各项检验,认为该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在城市热环境的实测评价和数值预测过程中,作为湿球黑球温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