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7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窦超 《轻兵器》2015,(7):34-39
<正>继晋察冀军区所属的冀中军区17团于1941年1月3日进行南龙岗反袭击战斗5天之后,115师教导3旅第7团又进行了一次出色的伏击战斗,这就是发生于1941年1月8日的潘溪渡伏击战斗,此次战斗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但也不乏教训……作战背景115师教导3旅第7团是一支由红一军团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八路军部队,抗日战争时期被冀鲁豫军区首长称为"冀鲁豫的铁拳"。其前身是著名的"模范红五团"——红一军团第2师第5团,该团最早源于被誉为"铁军"的  相似文献   
2.
<正>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2014年,水利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水利振兴发展。一是坚持扶贫规划先行。开展了一系列水利规划编制工作,将革命老区水利建设项目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3.
在1945年11月,为配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形式发展需要,根据党中央及东北局彭真、陈云等领导同志意见,将解放区冀热辽画报社更名为东北画报社,同时《冀热辽画报》也更名为《东北画报》。此时《东北画报》离开部队编制开始转归地方,画报社由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1945年12月在辽宁本溪《东北画报》第1期创刊号  相似文献   
4.
辟邪驱鬼是门神的首要使命,门达成与世界的沟通,不但人可以进出,虚无的鬼神也能进出。从人的角度来说,总是希望好的请进来,不好的就挡在门外面。于是请门神来,这些神要具有威严,面容凶一点更好,表明能力强,只有这样才能使恶的鬼怪不敢靠近,它们被称为武门神,神荼与郁垒,秦叔宝与尉迟恭便是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从根本上改造基层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运动。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使选举规范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也充分发挥智慧创造了适合自己的选举方式。选举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这一运动使基层政权性质彻底改变,为争取抗战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陶铸在鄂中地区领导了艰苦的对日斗争,举办汤池训练班,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坚持领导军事斗争,组织武装进行游击战,建立起鄂中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从1927年到1949年,特别是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这项运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革命干部的自身体,而且还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鹏  刘晓黎 《城乡建设》2014,(10):70-70
正新街村位于湖北省宜城市板桥店镇西北部,襄钟省道、峪板路穿境而过,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鄂北创建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红九军26师驻地。新街村曾经是一个地少山多,资源匮乏的穷山村。近年来,村两委会通过抓经济、搞民生,让群众致富有门、致富有路。  相似文献   
9.
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电信事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发展状况,并对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的首批突围者扬帆,来到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后,在陈毅代军长的直接领导下,积极投身根据地文化建设事业,组建“文化村”,发起成立“湖海艺文社”,团结八方云集此地的文化名流,为抗战宣传,为苏北新文化运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化活动,在华中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