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的创作特色在于对北京市井风俗的文化表现。他的作品往往是文化批判,但是在《骆驼祥子》中却转换为社会批判,且《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批判。《骆驼祥子》在现代文学史上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名著,首先就是因为它蕴涵着激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它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悲剧人生,体现了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以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张乔珍 《中华建设》2012,(12):38-39
名人故居不只是建筑意义上的存在,保护名人故居并非单纯保护建筑本身,每一栋老建筑上附着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才是它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积淀和传承才让名人故居有了生命和活力,才让名人故居的保护成为人们一直以来关心的话题。老舍生前在伦敦圣詹姆斯花园的故居是一处被英国遗产委员会保护的遗产,是英国第一个被保护的外国名人故居,也是中国文化名人故居在国外被保护完好的范例。被挂上"蓝牌"的伦敦故居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文学创作者。他一生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等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老舍小说创作高峰期作品的主题——边缘化的消失,在《茶馆》中有所延续.边缘化消失的过程通过冲突与行动展现出来,正是人物与趋势抗争,同必然对立产生了悲剧荚。作品世界不等于作的世界,老舍有一颗柔和宽广的心,他的作品中有情、有思想、有美。由于运用的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他的作品有超时代、超民族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中国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面对着如何处理情感和理智的关系问题,他们个人情感体验和理性判断不同,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之时,陷入痛苦的矛盾现状。本文重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揭示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5.
我曾有过一长段与脂肪对抗的岁月。那时候我最奇怪的想法是希望自己生病,最好可以打点滴,这样的自己大约可以瘦一点罢。你就能想到我对苗条这个词的渴望。青春的时候,认为外表的美,它好重要。直到后来泡在健身房里一个月,轻了二十斤。当看见镜子里日益突出的锁骨,那天微耸起肩膀,托着要滑下来的衬衣,锁骨窝里有一片柔和的光影。姿态是那么自然、优雅。是一个傍晚,像是一幅画,整  相似文献   
6.
"几间屋宇的堂皇,几个汤圆的精美,几疋蜀锦的光柔,几家庭园的明媚。"这是抗战期间老舍对成都的概括。成都的闲适与安逸,早已深入到成都人的骨子里。殊不知,成都的手工艺也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想北平》在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呈现的风貌乍看与老舍的笔力明显不符,令人疑惑。文章试图从感情与理智的冲突、孩童视角的采用、对当时文坛风气的有意识反拨、本性流露四方面对此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7)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大家老舍,往往与中国文化名城北京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里进一步可以称其为一方名城北京孕育了一方京味创作,文学家老舍便最具代表性。作为见证老舍出生、成长的北京城,它用自己特有的人生百态和生活文化习俗在老舍的成长及创作中提供着不尽的素材和灵感;而在老舍的众多作品中,北京常常是其创作的底色,老舍笔下的人物在这样的底色中生存跳跃,老舍笔下的故事在这样的底色中巧妙展开,人和事共同绘出了作为背景的北京特定时代的生活文化画卷。  相似文献   
9.
老舍与花茶     
刘盛超 《饮食科学》2011,(12):42-42
饮茶,可以说是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相似文献   
10.
雪落济南     
路凯 《城乡建设》2015,(1):95-96
在北方,冬天的雪很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年夜饭桌上的那壶好酒. 但在济南,冬天的雪,无论是其“名”、其“韵”,还是其“妙”,却有些与众不同. 说起济南冬雪的“名”,自然要先说老舍先生那篇著名散文——《济南的冬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字里行间,老舍先生如“唐代的名手”,把济南冬天渲染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