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2篇
  免费   2340篇
  国内免费   1486篇
电工技术   1156篇
综合类   2212篇
化学工业   1263篇
金属工艺   1031篇
机械仪表   1906篇
建筑科学   1635篇
矿业工程   1740篇
能源动力   433篇
轻工业   727篇
水利工程   467篇
石油天然气   2085篇
武器工业   310篇
无线电   50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2篇
冶金工业   678篇
原子能技术   690篇
自动化技术   22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884篇
  2014年   1362篇
  2013年   1225篇
  2012年   1788篇
  2011年   1895篇
  2010年   1349篇
  2009年   1362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504篇
  2006年   1317篇
  2005年   1216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896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钼集团矿山公司三道庄矿区由于历史原因,露天开采境界地下内存在的采空区已危及矿山公司的正常安全生产,阻碍了洛钼集团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论证,认为深孔一次爆破成井技术是解决此类采空区难题唯一的经济上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手段与途径。深孔爆破成井实现与采空区顶板的贯通,使采空区边岩稳定,顶岩暴露面积缩小,确保了采空区的稳定;保证了台阶正常推进。  相似文献   
2.
《工程爆破》2022,(1):47-49
介绍电气化铁路既有线无隔墙台阶爆破扩堑方法。沿既有线方向设置低台阶 ,边界处布置光爆孔 ,采用“同列同段和列间微差”的起爆网路。采用自制的“炮被”和架设“钢管排架”阻挡飞石、滚石和滑石 ,确保了既有线的安全。文中还概述了“炮被”和“钢管排架”的制做以及作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工程爆破》2022,(4):23-26
为了研究段数对反应谱特性的影响,基于某石方控制爆破工程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对不同段数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反应谱分析。首先,利用实测的爆破振动速度信号采用直接微分法获得了加速度信号,并利用EEMD分解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去噪处理,获得了准确清晰的加速度曲线。然后,利用精确法求得了不同段数下爆破振动信号的速度反应谱和标准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段数的爆破振动质点峰值速度与速度反应谱的峰值速度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分段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对爆破振动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河矿奥灰水文观测孔空水管锈蚀断裂漏水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钻孔涌水封堵技术方案及相应的注浆施工工艺,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井下试验。封堵注浆压力达到6 MPa,使用注浆水泥50 t,水泥浆液凝固良好,注浆阀门打开后无出水现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机组中常见的脉动湍流、风机尾流与涡流等湍流信号,研究了利用自然梯度下降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的湍流频谱分离效果,以区分中心风速与湍流信号,提高风机机组的综合工作效率。首先分析了风机组中常见湍流信号的后向散射与频谱分布特点,然后依据这些特点设计了对应的独立分量分析模型。在仿真结果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双目激光雷达天线的风速采集与实际分离效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10-14同时广义大气常数α≥4的通常情况下,利用双目信号能够分离出一个湍流中心和一个中心风速。对1 s内两个谱峰的波动范围进行统计,获得(2.59±0.05)MHz的中心风速以及(1.22±0.19)MHz的湍流中心估计,且二者的平均信噪比分别为25.93 dB和31.01 dB,能够在获得稳定的中心风速估计的同时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湍流中心估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古城煤矿S1303综采工作面切眼的地质构造与施工条件,提出了大断面切眼采用“锚网索+π型梁棚+预注浆”联合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大断面切眼留顶煤施工期间的支护难题,保障了S1303综采面切眼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如期完成施工,为同类条件下的切眼施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stress–strain state of isotropic double curved shell with defec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is weakened by two non-through thickness (internal) cracks of different length and by a circular hole located between cracks.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line-spring mode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is model cracks are modeled as mathematical cuts of shell’s middle surface. This leads to a two-dimensional problem. The problem is reduced to a system of eigh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To ensure the uniqueness of solution an additional equation is added. In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special quadrature formulas for singular integrals of Cauchy type an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re applied. The influence of defects on each other for double curved shell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given theoretical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 holes, cracks on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in various branches of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8.
在通讯设备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移动边缘计算作为5G通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显得尤为重要。移动边缘计算的思想是把云计算中心下沉到基站部署(边缘云),使云计算中心更加靠近用户,以快速解决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型的云计算中心,边缘云的计算资源有限,传统的虚拟机分配方式不足以灵活应对边缘云的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根据用户综合需求变化的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DRFAA),采用"分治"策略,并将资源模拟成"流体"资源进行分配,以寻求较大的吞吐量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与边缘云之间的传输时延,也可以提高边缘云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在军控核查技术中,缓发γ能谱是核材料的“指纹”。为计算和分析铀裂变产物的缓发γ能谱,本文将各种类型的衰变链简化为基态线性链和激发态线性链,推导了零时前后各级核素数目的变化公式,建构了计算缓发γ射线能谱的C语言程序代码,并通过实验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几种核素的缓发γ射线计数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0,46(4):4235-4239
In the work, we focused on the intrinsic dielectric behavior of Mg2TiO4 spinel ceramic by P–V–L theory and infrared spectra analysis. Ti–O bonds have larger bond ionicity values, thu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ielectric polarization. The theoretical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predicted by calculating the bond susceptibility of each chemical bond. Furthermore, Ti(1)–O bond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Mg2TiO4 ceramic. Based on classical dispersion theory, permittivity and loss corresponding to each infrared active mode were quantified, and then the crucial contribution of low-frequency modes to intrinsic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