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六法"实质上是从不同点对人物画的创作和批评.本文用"六法"中"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对陈洪绶版画《九歌图》中的十二幅作品创作解析,其中,"气韵生动"是要求人物画人的风姿神貌,也就是人物形象的描绘,而"骨法用笔"在古代社会主要在描绘人物是以线作为表达.  相似文献   
2.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几千年以来,奔腾不息,滋润千亩良田,养育着湖湘儿女,并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吟诗赋词,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唐杜莆《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鲁迅《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毛泽东主席在一九二五年作了一首沁园春《长沙》的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3)
《楚辞·九歌》是屈原创作的一组祭歌,是楚辞的重要代表作,对《九歌》的性质和创作意图,历来有不同观点。本文从"九歌"的源起、性质、所祭之神入手,论证《楚辞·九歌》是国家祭典级别的祭歌,创作意图是为楚国对外战争祈求福佑。  相似文献   
4.
胡婕 《网友世界》2014,(23):76-76
本文试图从屈原的巫楚文化背景出发,探究屈原的神话思维方式之源,解读它在《楚辞·九歌》中的具体体现,并借此分析挖掘作者是如何把宗教神话题材通过作品转化为个人情感体验艺术的独特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九歌书画院艺术家挥豪画瓷2011年11月14-15日,湖南九歌书画院画家乔志东、张楚务、刘应雄、沈绍林、株洲炮兵团政委卢涛、职业画家谭红专大家不约而同来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进行陶瓷艺术创作,受到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所长杨子初同志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6.
谈诗     
诗论是冯纪忠先生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是冯先生2007年7月就屈原《九歌·山鬼》、刘邦《大风歌》、柳宗元《江雪》、《渔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杜牧《山行》所做的讲谈实录,对诗的体会饱含了冯先生自己的人生体悟。各篇论述要点依次如下:1通过对祭祀中巫唱、觋唱及陪唱的区分,疏理了《九歌·山鬼》主词的逻辑关系,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2通过对刘邦流氓本性的揭示,批判了刘邦《大风歌》中暴露的专制思想;3结合柳宗元本人的历史及所处环境的研究对三首诗给出了自己的阐述;4分析了杜牧诗作描写风景的画面感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
"走祀"是巫祭中"祭不越望"古则的最基本最初的形式,《九歌》符合"走祀"之制,亦应是荆楚之地的巫祭之曲。本文从此出发,略加考证。  相似文献   
8.
黄敏  张佳薇  孙蓝蝶 《包装工程》2022,43(12):392-402
目的 将代表楚文化精髓的《楚辞·九歌》从文字意象转换为图像,探索其图像化方法,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有助于增加楚辞图像研究的多样性,丰富楚文化研究。方法 使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楚辞·九歌》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捕捉文字意象;归纳法,将《楚辞·九歌》中的意象分类,归纳为精神意象和物质意象,分析各类意象的转化方式。精神意象主要包括各神代表的美好愿景;物质意象包括人物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器物意象、景物意象。结论 将《楚辞·九歌》的文字意象图像化,并应用于“年礼”设计之中。总结出在图像化精神意象时要先确定画面情节,再使用情绪版对每一章进行详细分析与转化,在图像化物质意象时则要形神兼备,古为今用,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