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为坐而设计”展。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始终向本土设计界强调着原创的重要。本次展览展出了“为坐而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60位各国知名设计师作品,以及中国民间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坐具。从略带青涩但充满实验意味的年轻设计师。到拥有成熟设计手法和工艺知识的大师,再到民间的无名智者,展览提供的视野极为宽阔。  相似文献   
2.
明娜 《饰》2009,(3):98-100
人类行为习惯决定了人与坐具有着密切关系,对坐具设计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常用坐具设计受传统起居方式、礼仪制度的制约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选择为特殊群体设计的儿童坐具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成人坐具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儿童坐具突出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手工》2014,(2):102-103
展览时间:2013.1212~2014.1.6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联合主办的“凿枘工巧·中国古坐具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展览以中国古代坐具为展示主题,荟萃了来自海内外藏家手中真品珍藏,展品时间跨度自辽金至民国近千年,展品近百件,将传统文化精髓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传达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4.
小伊 《中国搪瓷》2012,(4):48-51
设计不只是用来观赏或使用,更重要的是,设计与人之间的互动。诡异的形状、浑浊的颜色,这把椅子真谈不上具有美感!它旁边还有个大洞,干嘛用?年轻的西班牙设计师纳科·卡博内尔笑了:"哦,你可以爬进去,暂时避避现代生活的‘恐怖袭击'!"幽默、富有想象力是纳科的个性,正如这把椅子,将洞穴和坐具结合,让人们在惊艳的同时,感受到犀利的批判力,从而引发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昀 《包装世界》2009,(6):50-51,53
“SITTING”课题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与德国卡耳鲁厄斯媒体艺术大学(HFG)产品设计系合作进行研究的。双方以中德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研究基础,对各自生活环境中与“SITTING”相关的生活习惯切入调查,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在生活变成一种体验过程的今天,通过中德关于坐具的不同观念、方法及形态研究,强调以实验性研究方式不断探寻解决生活中所遭遇问题的新观念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居》2011,(4):80-91
在与大自然的风雨、野兽搏斗中,人类从洞穴里走向原野。原始人最早是睡在洞穴里的草叶上,尔后才睡在茅草屋里的草堆上的。关于中国床的发明的传说,出自一本《广博物志》: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中国最早的床的实物是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木床。该床长218厘米,宽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为活抽屉板,四面装配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髹漆、彩绘花纹,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说明床当时已经普及。  相似文献   
7.
朱方诚 《家具》2005,(3):72-73
在中国古典家具领域内,有一类不太起眼的坐具品种——方凳。在古玩市场中,方凳与同为坐具的靠背椅、扶手椅相比,它的艺术品位及经济价值似乎低乎又低:而与同样无倚无靠的圆凳、圆墩比,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究其原因,无非是造型较为质朴单调、功能简约、工艺简单、缺乏玩赏性,也就少了升值空间,故不太有人青睐。以至今天的仿古家具中,那些”旧坛新酒”的新红木古式椅、榻、墩、凳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孟晖 《缤纷家居》2010,(11):142-143
李渔大约会遗憾自己早生了三百来年,没机会受邀参加《"一间宅"空间设计观念展》。这位17世纪的设计家如果真的接受了类似命题的挑战的话,说不定能给世人一个富有情趣的惊喜呢。在《闲情偶记》中,他就提供了亲自设计的一款"暖椅"方案,颇有几分"一间宅"的神韵。"暖椅",顾名思义,是专为冬天使用的一种带有取暖性能的坐具。不过,实际上,李渔所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殷丽清 《包装工程》2019,40(20):159-163
目的 探讨如何适应高校学习形式多元化、满足学生在校园户外环境中学习时对坐具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设计原则,梳理出高校户外坐具的设计思路。方法 从大学生使用过程中对坐具材料、造型等的感知角度及坐具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引入实例,结合学校地理环境,针对坐具材料、颜色、功能等方面制作校园户外座椅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使用者进行填写,最后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并进行坐具创新设计。结论 对于有强烈自主学习意识和需求的高校学生来说,校园户外坐具是能满足学习和交流的需求,并使人放松的一类器具。只有适合特定对象使用需求,能使其顺利高效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坐具,才是真正直视使用诉求的优秀户外坐具。  相似文献   
10.
张玉娜  李军 《包装工程》2022,(S1):183-188
目的 将传统坐具设计的丰富内涵与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家具设计相结合,为今后胡床设计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以期探索胡床这一坐具设计新的发展路径。方法 通过对目标用户群体展开调查研究,整合分析其对于胡床设计的使用需求,并转化修正设计要素;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决策目标方案模型,比较各设计要素权重系数进而确定设计目标,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出胡床创新设计中用户最为关注的要素。结论 以胡床创新设计“Pull Away椅”为案例进行的设计实践,打破了用户闭环,提高了胡床这一坐具产品设计的创新性与普适度。探讨胡床设计在新社会语境中的现状与演进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索,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物设计、民俗艺术等传统文化精粹更多地加以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