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65篇
化学工业   38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15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0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9篇
冶金工业   53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寅福 《陶瓷》2021,(3):74-75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饮茶器具,自古以来深受很多爱茶人士的喜爱。紫砂壶在宋朝开始出现,更是盛行于明清,到如今五六百年时间里,经历无数兴废衰荣之后发展逐渐成熟,更是掀起了一阵世界性的紫砂文化热潮。紫砂壶集篆刻、绘画、书法等诸多艺术于一体,造型个性美观、风格迥异、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令很多人为之着迷。更特别的是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由于材质以及制造工艺的特殊性,更加经久耐用,并且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都很好,能较长时间保存茶叶的色、香、味,故称其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笔者以紫砂壶“云肩如意壶”为例,浅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人李渔对紫砂壶的评价用一句他的诗句可以表达:"茗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艺术是一种非常有工艺性的艺术品,紫砂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技艺,紫砂壶的材质特殊,有极高的可塑性,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丰富多彩。紫砂艺术是非常讲究艺术形象和人文情趣的互相统一的,感受艺术之感,给人深度的共鸣,从古至今的文人雅士们都对紫砂艺术情有独钟,特别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0)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是传统绘画形式,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国画艺术一直以其意境表现手法见长,无论在绘画内容上还是创作方式上,都以写意为主线。文章介绍了意境的含义以及国画艺术重视意境表现的渊源,重点分析意境表现手法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10)
山水画的意境美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站在时代的视角下深入挖掘山水画的意境美,深入探索山水画意境美对于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优秀的艺术品往往离不开文化的熏陶与时间的淬炼,紫砂壶自然也不可例外,它博采众家之长,在数百年的时间中至真完美,成为享誉世界的传世瑰宝.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紫砂壶不仅仅在外观上要求尽善尽美,也要能够直击人的心灵,令人回味悠长,这便是意境的传达.  相似文献   
6.
7.
高野 《佛山陶瓷》2020,(4):51-52
紫砂壶以造型为基本的载体,通过形神兼备的造型表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感,它将自然万物融汇其中,将各种不同的生命、思想和个性呈现其上,使人观壶如同与人交流,产生深刻的情感、精神共鸣,感受到内心的平静,这十分有益于舒缓当代人的精神心理压力,让人们通过泡茶品茗这种生活方式来获得暂时的悠闲,并通过对紫砂壶的把玩来感悟其中的文化内蕴,从而获得自由淡泊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本文以紫砂壶“知竹”为例,浅谈其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8.
9.
论述书法匾联与园林的时空、环境、意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意境”概念与西方象征派的“象征”概念在表现特征、结构特征、审美特征的交叉分离处,着重论述两概念特征的交叉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